![]() |
|
|||
天津北方網訊:土特產和大數據,乍一聽好像不挨着。然而,河北工業大學師生團隊的一個公益創業項目,愣是讓偏僻鄉村的農產品銷售用上了大數據,不僅能讓農民創收,還在本市打造出了大學生的衆創空間。
這個名爲“愛幫農——我爲家鄉代言”的公益項目,致力於幫助農民和電商平臺實現精準對接,有效解決信息失衡的問題。日前,已經完成首批30餘種上線農產品的選款工作,首款主推產品——由河北工大學生曹齊芳代言的“紅香椿”上週正式上線。這些產品都是通過130餘名大學生對家鄉開展社會調研後,對所收集到的基礎數據進行統一彙總、分析整理後確定的。
完成該項目的是河北工大的精諾數據科研團隊,該團隊是以大學本科生爲主體,由河北工大教師、河北省大數據計算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劉晶博士等教師指導創立,多年來一直從事電子商務數據分析領域的探索與實踐。他們發現,學校來自農村的學生,家鄉都有自己的特產,但因爲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條件落後、科技水平較低等原因,難以賣出合理的價錢。於是,精諾數據科研團隊依據自身大數據分析技術優勢,以公益事業爲出發點,開展“愛幫農——我爲家鄉代言”公益創業項目,將農村特產通過電子商務推廣至更大平臺,幫助農民尋找特產銷售的突破口。劉晶博士說:“通過這一項目,我們不僅能幫助農民增收,還讓百餘名大學生得到了創業鍛鍊,幫他們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