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3月27日下午,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召開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選舉出了第一屆領導機構。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市文廣局局長黃永剛等領導出席了大會。協會特聘馮驥才爲名譽會長,劉魁立等12位知名非遺專家爲顧問。
300多名來自全市的會員代表參加了大會,大會審議通過了《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章程》、內部管理制度等文件,選舉產生了161名第一屆理事會成員。同時,召開第一屆理事會會議,選出了常務理事及領導機構。天津市羣衆藝術館原館長、天津市非遺保護中心原主任李治邦當選爲會長,6名本市非遺項目保護單位的負責人當選爲副會長。
“做文化事情的人就是志願者。‘非遺’是政府概念,在學界,大家習慣稱爲民間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大衆創造的、共享的精英文化。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聯合熱心企業家參與支持非遺工作,這樣讓城市的文化都活起來,繁榮起來。”對於成立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馮驥才持贊同和支持的態度。
說到目前本市非遺工作的現狀,馮驥才認爲,要從保護和發展角度去深入。“目前我國90%以上的非遺項目後面沒有專家幫助做工作,只有傳承人孤軍奮戰,同時他們還得謀生計。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以後,接下來需要研究怎麼科學保護非遺項目,把天津這些專家團體的才學都真正用起來。非遺其實是城市精神和個性的體現,城市的性格都在非遺裏面。祖先把這片土地上的精華交到我們這代人手上,這把火炬是要在我們手裏傳遞給後人的。”
天津市非遺保護協會於2014年開始籌備,由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天津音樂學院、天津體育學院、天津市曲藝團、天津中新藥業達仁堂製藥廠、天津老美華鞋店有限責任公司6家單位發起成立。業務主管單位是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
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是由天津市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保護工作機構、工作人員、研究人員,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和積極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自願結成的專業性、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首批會員有近600人。
李治邦會長表示:“天津有33項國家級非遺項目和157項市級非遺項目。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的成立,對於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傳播與發展,促進理論研究與探索,促進本市與其他非遺保護地區間的交流,擴大本市優秀的非遺保護成果在國內外的影響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北方網新媒體記者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