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四年間,一個冒牌記者自稱某網站環保頻道主任,伙同他人通過有償刪除其在網站自行發布的企業環境污染負面信息,非法獲利600餘萬元。昨天,北京警方通報,成功破獲2015年『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行動全國首起刑事案件,抓獲陳某等犯罪嫌疑人4名。
敲詐多家企業
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今年2月,北京警方接外地某冶煉公司實名舉報稱:今年1月,某網站環保頻道曝光了該企業環境污染的負面信息,自稱該網站環保頻道主任的陳某要價30萬元纔能刪除負面信息,涉嫌網絡敲詐。
接舉報後,市公安局網安總隊立即組織專門力量展開深入調查,發現陳某經營一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由其妻子徐某任法人代表,女婿臧某幫忙經營。該公司並無實際經營地,涉事企業的匯款均轉入陳某和妻子徐某的名下賬戶。通過走訪,警方還發現內蒙古、山東等地多家企業均反映曾被自稱某網站『環保頻道陳主任』以同樣手段敲詐勒索。
3月17日,在掌握大量確鑿證據的情況下,警方將犯罪嫌疑人陳某(男,45歲,山東省臨沂市人)、徐某(女,48歲,山東省臨沂市人)、臧某(男,27歲,山東省臨沂市人)和蔣某(男,31歲,江蘇省淮安市人)4人抓獲歸案。
獲利600餘萬元
據陳某供述,他所經營的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注冊登記於2007年,員工基本由自己家人組成,辦公場所就在家裡。該公司與部分網站建立了廣告代理合作關系。自2011年開始,他與蔣某先後撰寫了60餘家企業存在污染的負面信息,通過相關網站進行發布,後便以『某網環保頻道主任』、『環保頻道記者』身份間接聯系涉事企業。當企業和陳某聯系希望刪除負面信息後,陳某就趁機實施敲詐勒索。
四年間,陳某等人通過該手段非法獲利600餘萬元。目前,陳某、臧某和徐某3名嫌疑人因涉嫌敲詐勒索罪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蔣某被依法取保候審。
有償刪帖可舉報
據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網絡敲詐』主要是指以在互聯網上發布、刪除等方式處理負面信息為由,威脅、要挾他人,索取公私財物的行為。以發布、刪除等方式處理負面信息,既包括采編、集納、發布、轉載、刪除負面信息,也包括置頂、下沈、稀釋負面信息。在實踐中,網絡敲詐最常見的表現形式是『不給錢就發稿上帖』、『給錢就撤稿刪帖』。
有償刪帖則主要是指違反國家規定,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刪除、下沈、稀釋網上信息的行為。如遇到此類情況,市民可以通過舉報電話:12377,以及官網地址:http://www.12377.cn進行提交或者發送傳真至010-55635034進行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