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春天來了,很多市民都會外出賞花,但小夥子楊森棋卻給自己規劃了一個與衆不同的出行計劃——重走老公交線路。3月初至今,他已經走完了十幾條老公交線路,並在每一站都拍照留念。他說,整理這些線路不光是出自一種懷舊情結,更是希望藉此記錄城市的發展和變遷。
已經走完十幾條線路
“行走老公交之16路,曾經有一輛叫16路的車,它走在一條當時荒蕪,現在繁華的道路上。”這是在自己的微博上,楊森棋對於16路的定義。這個週末,他拿着提前做好的14張站名卡片,從海光寺一直逛到水滴體育場,每到一站,就會舉着老站名拍一張照片。
“這趟公交線被併入了12路,現在已經沒有了。很多站也改了站名,比如說南營門站就是現在的海光寺總站,美膳酒樓站改成了環湖西里站。”一邊拍照,他一邊向記者介紹着。
重走老公交線路這個事兒,楊森棋是從3月份開始進行的,已經走完了十幾條線路。動機其實很簡單,因爲過年整理屋子時,他看到了自己曾經收藏的老公交地圖,一下子激起了對老公交的懷念。“我是一個90後,我所指的老公交,也不過是上世紀90年代還在運行,後來取消或是班次減少的那些公交線路。不過也就是在這20幾年裏,天津公交的變化就很多,值得我們去記錄一下。”
爲此,他在查看1999年公交地圖的基礎上,給自己制定了一個“重走老公交”的出行計劃。裏面既涉及了2路、7路、16路、25路等這些已經消失的公交線路,還包括14路、91路等這些曾經很熱門,如今已變成定點發車,車次減少的線路。
照片上傳分享老故事
行走中,楊森棋看出了許多城市的變遷,這是他認爲最有價值的內容:“你看,曾經16路位於紅旗南路凌莊子附近的終點站名稱叫‘溫州服裝城’,可能因爲那時溫州服裝城是那裏的標誌,而如今溫州服裝城在河北區,那片地方的標誌換成了‘水滴’體育場。還有,原來2路公交走海河邊,幾乎路過了所有的橋,海河兩邊都是雙向車道。但隨着危改和海河沿岸改造,不但這條公交線路沒有了,海河兩岸不少路段也變成了單行……”
每走完一趟線,他都會將新老站點的對比照傳到網上,和網友交流線路的變化,分享和線路有關的故事。這一下子引發了網友的共鳴,紛紛留言講起了自己和老公交的故事:“說起2路,我總能想起窄窄的閘橋北路、運河北路的花鳥魚蟲市場和愛民橋邊的羊湯味道。”“小時候,在母親懷抱中坐過很多大公共,在渤海大樓坐過1路、在黃河道坐過3路、在西站坐過10路、在南市坐過24路。那時公交車特別好記,現在的公交線如雨後春筍。”“當年坐25路,給我姥姥去西南角大郵局領20多元的退休金,指定那領。現在姥姥已逝,退休金也漲了N倍,時間過得太快了,但是回憶還真真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