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去年中國人民銀行免費開放個人徵信查詢系統,每年可以免費查詢兩次。今年央行又批准了8家機構開展個人徵信業務。但仍有不少人對信用記錄不甚瞭解,還有人看不懂自己的信用報告。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徵信處專業人士穆曉東提示,個人信用報告相當於個人的“經濟身份證”,一些重要的信用信息全都記載在內。
個人信用報告是全面、準確、及時反映個人借債還錢、遵守合同和遵紀守法的信用檔案,主要用於信貸審批和貸後管理,也用於各種資格審查、個人從事信用活動等方面。此外,在積分入戶、就業、求學、出國、公務員錄用和晉升、評先評優等各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個人信用報告記載的信息有以下幾類:一是個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證件類型及號碼、婚姻狀況等。二是信用交易信息,包括信用卡信息、貸款信息等。三是其他信息,包括查詢記錄等。部分地區還將個人公積金繳存信息、養老保險信息等納入個人信用報告當中。
除了自己能查看本人的信用報告外,金融機構等信息使用者在取得本人書面同意並約定用途的情況下,也可以查詢你的信用報告。
個人在信貸、賒購、擔保、租賃、保險、使用信用卡等活動中未按照合同履行義務,以及受到行政處罰等情況,都會被納入個人信用報告中的不良記錄。不良記錄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爲或事件終止之日起爲5年。超過5年的,會予以刪除。如果不良行爲或事件沒有終止,不良記錄會一直記錄在個人信用報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