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讀者王女士:我家的孩子今年3歲半,最近她特別喜歡用嘴親其他小朋友,令人十分尷尬。另外,她的脾氣也越來越大,不許我們替她收拾玩具。大人說話時,她還會突然大喊大叫,打斷大人之間的交流,讓人十分頭痛。請問我們應該怎麼辦?
“有事您言語”專欄記者:本市幼兒教育專業人士王佳凝提醒,3歲至5歲的孩子思想單純,有些行爲舉動是一種模仿行爲,有些舉動則是內心感情的真實體現。家長要保持耐心,正確引導,儘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一些問題。
教孩子正確表達情感
家長平時要教孩子一些表達情感和問候朋友的正確方法,比如拉手、擁抱等,最好是親身示範給孩子看。此外,在幼兒園或鄰居小朋友過生日時,教孩子用語言送上祝福,或者送一張小卡片、一小盆花給對方,表示心意。有些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家長在爲孩子選擇電視節目時要有所篩選,避免孩子模仿電視節目中的一些成人行爲。
細節入手增強親子感情
其實孩子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十分重視,比如玩具的擺放位置、睡覺時間、吃飯時間等,他們通過有規律的生活,尋找一種安全感。如果家長沒有和孩子溝通好,而是自行替孩子收拾玩具,這種行爲會讓孩子變緊張,安全感下降,所以纔會通過怒氣發泄自己的不滿和不安。家長若覺得孩子把玩具放得太亂了,可以跟孩子商量一下,一起動手把玩具收拾了,這樣既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也能增強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親子感情。
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地位
孩子喜歡吸引別人的注意,這是他們自我意識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表現。隨着孩子的感知能力迅速提高,他們的表現欲也不斷增強,再不願意被大人“冷落”。遇此情況,家長可以多拿出一點時間,傾聽孩子的心裏話,然後努力理解並給出自己的想法,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這樣孩子就不會毫無意義地搗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