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春天來了,很多小夥伴都會外出賞花,但小夥子楊森棋卻給自己規劃了一個與衆不同的出行計劃——重走老公交線路。3月初至今,他已經走完了十幾條老公交線路,並在每一站都拍照留念。他說,整理這些線路不光是出自一種懷舊情結,更是希望藉此記錄城市的發展和變遷。
已經走完十幾條線路
“行走老公交之16路,曾經有一輛叫16路的車,它走在一條當時荒蕪,現在繁華的道路上。”這是在自己的微博上,楊森棋對於16路的定義。這個週末,他拿着提前做好的14張站名卡片,從海光寺一直逛到水滴體育場,每到一站,就會舉着老站名拍一張照片。




爲此,他在查看1999年公交地圖的基礎上,給自己制定了一個“重走老公交”的出行計劃。裏面既涉及了2路、7路、16路、25路等這些已經消失的公交線路,還包括14路、91路等這些曾經很熱門,如今已變成定點發車,車次減少的線路。
每走完一趟線,他都會將新老站點的對比照傳到網上,和網友交流線路的變化,分享和線路有關的故事。這一下子引發了網友的共鳴,紛紛留言講起了自己和老公交的故事:“說起2路,我總能想起窄窄的閘橋北路、運河北路的花鳥魚蟲市場和愛民橋邊的羊湯味道。”“小時候,在母親懷抱中坐過很多大公共,在渤海大樓坐過1路、在黃河道坐過3路、在西站坐過10路、在南市坐過24路。那時公交車特別好記,現在的公交線如雨後春筍。”“當年坐25路,給我姥姥去西南角大郵局領20多元的退休金,指定那領。現在姥姥已逝,退休金也漲了N倍,時間過得太快了,但是回憶還真真切切”……
隨着城市的發展,城市公交也迅猛發展,多少年前的公交車你是否還記得他們的樣子?看看下面這些公交車,他們來自不同的年代,行駛於不同年代的天津街頭,他們代表了天津近些年來公交文化的發展,同時也代表了天津日新月異的變化。大家看看這些車,有沒有你熟悉的?曾經乘坐過的?







……
想要閱讀全部內容,掃一掃下面的二維碼,關注北方網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