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5年4月10日,李克強考察北車集團長春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並寄望南北車合併後組成“聯合艦隊”抱團出海,打造世界一流裝備企業。中新社發劉震攝
視頻:李克強在吉林省考察經濟形勢和民生狀況來源:央視綜合
中新網北京4月12日電(記者蔣濤)東北地區位於中國雄雞版圖的頭部。“你們可不能‘打蔫’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說:“只要東北‘昂’起頭,便會帶動中西部跟着舞起來,相信這種‘闖改創’的勢頭,也會傳導給全國!”
4月10日的東北三省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李克強作出上述表示,爲東北經濟振興鼓勁加油。
“共和國長子”、“新中國工業的搖籃”和“共和國的裝備部”,這些都是形容東北戰略角色的詞,正如總理所言:“東北在國家戰略全局中舉足輕重”。
然而,東北經濟目前正遭遇“寒流”。過去一年裏,東北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經濟增速分別爲5.8%、6.5%、5.6%,位列全國後五位。今年一季度,三省的多項經濟指標繼續走低,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增大。爲此,國內有媒體專門發文探討“新東北現象”,尋求東北經濟振興之道。
“目前全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國際經濟復甦進程緩慢,東北由於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業比重大,受國內外市場變化影響更爲明顯,加上體制機制改革滯後和一些內在因素,經濟下行壓力更大。”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佔斌說。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和東部率先發展概括爲“四大板塊”。東北經濟板塊遭遇的困境,其實早已引起總理重視。兩會期間,李克強“下團組”的最後一站即是黑龍江團。2013年,李克強就任總理僅半年,就在中國-東盟博覽會上,將東北老工業基地與中西部沿長江區域、西南中南腹地一併列爲中國三大“新經濟支撐帶”。
但目前,東北地區經濟發展仍存在束縛。在李克強看來,一些政府部門束縛企業的條條框框可以用“嚴重”來形容。他曾嚴厲批評說:“東北某地級市一個重點民生工程項目,8個月時間蓋了133個公章,原定開工日期早過去了,還有12個公章沒蓋完。”
在10日的座談會上說,李克強表示,企業的發展、民衆的創造因此受到了極大的束縛,必須下決心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必須依靠改革激發市場活力,真正爲企業鬆綁。
“新一屆政府簡政放權的實踐,正打破體制機制束縛,在改革開放中實現東北新一輪振興。”張佔斌說。
在結構調整方面,李克強在座談會上分析說,過去東北雖然有很多大型企業,但零件配套等大批高附加值產品,仍然需要從南方購買。現在,要釋放民衆活力,鼓勵大衆創業、萬衆創新,在當地發展更多的中小配套企業。
實際上,東北的裝備製造在世界上很有競爭力。正在北京訪問的亞洲和平與和解委員會祕書長郭薩12日對記者表示,中國倡議推動的“一帶一路”建設贏得了亞洲人民的認可,希望有更多中國製造的裝備走向世界,帶動全球經濟發展。
多次訪華的他仍對中國東北地區的工業實力印象深刻,郭薩認爲,“一帶一路”意味着中國內部市場與國際市場的緊密銜接,改善區域基礎設施,加強區域互聯互通,這意味着中國東北經濟板塊中的重工業將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李克強10日的座談會上也給出了自己的“藥方”,即東北要破解當前遇到的問題,必須抓住“穩增長”的幾個關鍵環節,一是通過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補上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欠賬”;二是大力提振居民消費;三是以裝備製造業爲重點擴大出口。
張佔斌注意到,在李克強此次東北之行前3個月,2015年1月13日的《錦州日報》發佈的《遼寧錦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綱要(2015—2025)》提及一條消息:國家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政策。國務院出臺28號文件以及即將出臺的東北振興新十年規劃,明確了東北“再振興”的基本戰略。“這意味着,東北振興新十年的規劃或許即將出臺。”他說。(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