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津北方網訊:北辰區雙口鎮前堡村藉助棗強路開通後帶來的交通便利,流轉土地建起物聯網智能溫室,一改種植傳統果樹方式,從臺灣引進800棵火龍果,發展採摘觀光。
在前堡村的智能溫室,一個個半人多高、水泥砌築的火龍果支架格外顯眼,每個架子下方,都有4棵已經定植好的火龍果秧苗,村民們正忙着鬆土保墒。在智能溫室棚頂上有一排太陽能加熱設備,牆上還安裝了攝像頭監控。技術員張長河正在調試溫室裏的農業物聯網控制設備。據介紹,火龍果在北方實現四季生長全靠這些設備了。張長河說:“這是智能溫室控制櫃,能實現大棚全部自動放風、自動關閉、自動加溫。利用電腦、手機控制,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操控這個大棚。”
前堡村現有幾百畝陸地果樹,果樹採摘期每年只有3個月左右,雖然前幾年搞起了旅遊村建設,可是交通不便加上果樹採摘的季節性,村民增收的腳步還是快不起來。去年年底,棗強路通車,給前堡村帶來了發展機遇。前堡村黨支部書記安志剛表示:“交通方便了,村裏也想把種植的水果換個花樣。”經過考察,看中了火龍果。在超市裏,火龍果的價格並不是很高,主要是因爲南方熱帶水果都是半生不熟就運過來,到天津也就七八成熟,它的糖度養分各方面都不行。在本地種植,可以搞採摘,價格可以高几倍甚至十幾倍。
今年年初,前堡村以合作社爲龍頭高標準建起了十幾座物聯網智能溫室,栽種的火龍果也成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