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家住河西區掛甲寺街科藝里社區的祝春然奶奶,一直和兒子、兒媳一起生活,今年已經102歲了。除了注意飲食養生,大家總是問祝奶奶還有什麼長壽的祕訣,老太太就會很自豪地說:“因爲我家有個好兒媳。”
祝奶奶的兒媳陶琍也是年過60歲的人了,而且身有殘疾,三十多年來一直和祝奶奶生活在一起,一直無微不至地照顧着她,讓老人幸福地安度晚年。
陶琍因職業等原因患上了類風溼性關節炎,做事情不是很快。爲了不影響祝奶奶吃早飯,每天早上天矇矇亮的時候,陶琍就早早起牀,爲祝奶奶準備早飯。老人年紀大了,喜歡吃稀軟的食物,她就專門爲祝奶奶做可口的飯菜。爲了讓老人吃得好,營養均衡,平時,陶琍也是儘量按着婆婆的口味,精心安排適合老年人的食譜。祝奶奶歲數大了吃飯少,她就每天爲老人在下午加一頓餐,少食多餐已經成爲老人的一種習慣。每天陶琍都換着花樣給老人做飯,吃飯的時候總是一勺、一勺喂老人先吃,等老人吃完了自己才吃,此時飯菜都已經涼了。
祝奶奶不能較長時間地看電視,於是只要是陶琍沒事,就陪着婆婆聊天說話。雖然祝奶奶耳背,聽別人說話有點費勁,但是兒媳總是不厭其煩地陪老人嘮家常。聽老人兒子說,每次陶琍給婆婆洗澡總是弄得自己一身大汗,但是她仍然一邊跟婆婆聊天,一邊把老人身體洗得乾乾淨淨。陶琍多年如一日的伺候婆婆,隨着婆婆的年歲越來越大,陶琍特意爲老人買了電子血壓計、家用氧氣瓶等家庭醫療器具。祝奶奶常說:“我有這個媳婦是我的福氣!”多年的朝夕相處,陶琍和婆婆從沒有紅過臉。耳濡目染,陶琍的孩子也特別懂得孝順老人,有好吃的總忘不了奶奶,時常給奶奶捶背,端茶送水,講小故事給奶奶聽,把老太太樂得合不攏嘴。在家人的照顧下,祝奶奶雖然年過百歲,但精神很好,雖然耳背,但是老人心裏明白。她逢人就誇:“我的兒媳跟親閨女一樣親。”如今,在陶琍的悉心照料下,老人生活幸福,鄰居們都知道祝奶奶家有個孝敬婆婆的好兒媳。
聽到對自己的誇獎,陶琍總是說: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人最害怕的就是孤獨,所以我們應該和他們多交流,給他們多一些溫暖、多一些關懷。他們是給過我們生命的人,如今他們漸漸老去,幫助關愛今天的老年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只有孝敬自己的父母,才能得到子女的孝敬。在她的帶動下,陶琍的孩子也很孝順,現在他們一家四世同堂,家庭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