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近來,泥人張的泥娃娃“夢娃”成了“名人”,以她爲核心形象設計的公益廣告不僅國內大街小巷隨處可見,3D版“夢娃”還藉助網絡走向世界。昨晚,“夢娃”公益廣告的製作團隊負責人、中國網絡電視臺公益廣告中心總監邱純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電話採訪,講述了“夢娃”在製作和傳播過程中脫穎而出的經過。
發現“夢娃”如獲至寶
據邱純介紹,2013年春,在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六部委的部署下,包括中國網絡電視臺在內的五家中央媒體成立了公益廣告中心,開始搞公益廣告的創作。因爲前期工作進展不是很順利,爲了拓展思路,在中國網絡電視臺總經理汪文斌帶隊下,創作團隊來天津考察。
邱純說:“考察中,我們發現泥人張裏面有很多泥塑作品非常好,大部分都是充滿時代氣息的,跟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比如剃頭、烙餅、賣糖葫蘆、小孩給老人捶背等。”在衆多的作品中,一個紅衣服的泥娃娃一下子引起創作人員的注意,“因爲她的眼神特別的純真,夢幻一樣的。領導就說‘你看這個泥娃娃的眼神,多像在做夢啊,她做的不就是中國夢嗎!’我們有人接了一句‘我的夢’,當時我們團隊一下子就開竅了,馬上定下來公益廣告的主題‘中國夢——我的夢’。當時的感覺就是如獲至寶!”
“夢娃”紅遍全國各地
在確定基本思路之後,創作團隊帶着專業攝影器材再次來天津,給泥人張的作品拍照,拍出來的效果非常好,文化學者一清老師還創作了一首詩配在圖片旁。有主題、有具體形象、有配詩,於是這個公益廣告的整體模樣就出來了。
第一批以泥人張作品形象爲主的公益廣告作品推出之後,獲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去年創作團隊又重新整理推出了“勤勞有飯吃”“善良保平安”“吉慶有餘”“吉祥”“積福”“積德”“和爲貴”“大美中國”等主題的公益廣告。既有傳統文化的特色,又有“中國夢”價值觀的宣傳,這一系列公益廣告給全國各地的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那個穿紅衣服的“夢娃”。
邱純對記者說,泥人張的彩塑形象系列公益廣告收穫如此大的社會反響,絕非偶然,“有根基、有血脈,這種藝術斷不了,人們都很喜歡‘夢娃’。泥人張的藝術家們都是在用心做作品,他們的藝術作品是不可複製的,這就是原創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