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4月21日,從117大廈項目施工方中建三局瞭解到,117大廈主塔樓核心筒混凝土澆築至108層,混凝土澆築頂標高爲531米。天津117大廈主塔樓主體高度超越了總高度爲530米的廣州第一高樓——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廣州東塔),爲天津這座北方摩天之都增添新的制高點。
21日下午,中建三局2015年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經驗交流觀摩會在117大廈項目舉行,117項目侯玉傑創新工作室被中建三局工會命名爲首批局級示範性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而侯玉傑正是117大廈項目部執行總經理。
在侯玉傑創新工作室展示區,記者看到,牆上掛滿了117大廈2013年、2014年的科技創新工作計劃和總結以及2015年的工作計劃,展桌上擺放着數十份發表在覈心期刊的工程論文,項目團隊編寫的創新管理手冊,展櫃裏擺放着10餘個科技創新的展品模型。侯玉傑介紹,這些都是模型的原型,現在正在爲大廈的建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都是工作室團隊獨立摸索,自主研發的新技術,說起他們的功用,侯玉傑如數家珍。
故事一:創新來自“改一改”
在展示區轉角處的一個模型前,侯玉傑詳細向記者講述了關於它的故事。它的學名叫做“一種基坑管井降水自動維持控制系統”,基坑施工期間,基坑內有600多口降水井在工作。當井底部位的水被抽乾後,如果沒來得及停電潛水泵就會因空轉而燒燬。上百名工人每天不斷的拆泵修泵,不僅浪費了大量財力,而且影響降水效果。根據這一情況,工作室成員深入現場調研,多次召開頭腦風暴會議,大家提出了“自動控制斷電”的思路,一句話點醒夢中人。工作室立即着手沿着這個方向去解決問題,經過幾天的設計,一個利用連通器和繼電器原理的水泵自動抽水控制器誕生。控制器可以實現水位下降到一定高度時自動切斷水泵電源,水位超過該水位以後水泵自動啓動,既可以保證抽水效果,又可保證水泵不會燒壞,又能節省大量人工和維修費用。控制器經過試驗成功後,整個施工期間節約成本300餘萬元,此項技術也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的授權。
故事二:創新來自“變一變”
侯玉傑介紹,超高層垂直運輸施工電梯必不可少,常規施工電梯使用的都是電纜供電,117項目也不例外。但隨着高度的上升,“風都”天津的大風可給大廈建設帶來不小的麻煩,300米高空的大風可以讓電纜脫離保護架,致使電梯不能正常安全運行。爲解決這個致命的安全隱患,創新工作室召集電梯生產廠家和公司設備公司的專家多次溝通,共同尋求解決的辦法。最後決定採用滑觸線替代電纜改變供電模式,並經過共同研發改良設計出新型產品,規避了滑觸線容易接觸不良的缺點,且實現了安裝拆卸簡單、故障率小、維修方便、附加值高、可重複使用等優點,垂直運輸效率得到極大提升,安全隱患得到有效防範。因爲117項目滑觸線電梯安裝高度已突破400米,在國內屬首次,目前工作室攻關小組也每日都在監測電梯的運行數據和大風的風速,我們工作室成員的每一次數據監測,我想都會爲國內其他超高層施工滑觸線的使用帶來不可多得的經驗。
故事三:創新來自“加一加”
侯玉傑介紹,117大廈像很多國內在建超高層一樣,在使用頂模系統進行核心筒結構施工,然而由於頂升模架系統覆蓋於結構頂部,導致塔吊無法進行核心筒內部的材料、構建吊裝。另一方面,頂模這個“大盒子”內部有上下通透的空間,容易產生高空墜物引起安全事件,我就召集工作室成員開會討論這個事,最終我們創新性的使用核心筒硬質防護與行吊集成系統,這個發明可以確保核心筒內部鋼吊件和材料的調運、安裝效率,同時兼做硬質防護網、防止高空墜物,也就保證了核心筒內工人、構件及器械的安全,這是117項目的首創,可以節省內筒吊裝施工100天以上。
那麼還有很多創新成果,比如中國大陸地區首次使用的通道塔技術。一般的施工電梯,按照我的經驗,超高層降效(即隨着摩天大廈施工高度的攀升,受高度、天氣、運力的影響,施工效率會降低)在40%左右,那麼降低到10%以內,那麼爲大廈建造成本節省了近7.2個億。
再比如117大廈使用的是中建三局自主研發的“模塊化低位頂升鋼平臺模架體系”綜合施工技術,我的工作室對頂模進行了優化設計,實現了“變二爲三”的創舉,採用豎向3層施工段垂直交叉流水式作業的施工方法,實現了快速改變適應豎向與水平向的體形變化,爲各專業的空間交叉施工作業提供了保證;我們的創新小組還將頂模平面分成13個區,細化單層施工工期內流水施工的每一個工序編排,協調作業,達到各專業各工序各工種最大程度的滿負荷工作效率。頂模這個普通的鐵罩子成爲了“變形金剛”,騰挪轉移間見證着工作室這個智囊團的創新能力。
其工作室不僅攻克了大量建造技術難關,還積累了大量各專業,如幕牆、電梯、消防、夜景照明、智能建築、景觀園林等的深化設計、建造技術,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6項、國家發明專利9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項、中建總公司BIM應用示範工程等12個科技獎項、局級科技進步獎4項。
侯玉傑表示,五一勞動節即將到來,作爲一名祖國建設者,我想傳達一個觀念:那就是創新從來就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在日常工作中不斷探索、改進、提升,點點滴滴積累起來的。我們所身處的這個時代,因爲發展而美好,因爲創新而偉大。創新關乎企業的生存發展,創新關乎國家安全,創新關乎民族偉大復興,在勞動中創新,在創新中實現夢想,117大廈才能夠從地層下數十米一直建設至如今的530米,創新一直在路上。(通訊員周寧寧 範宗臣 王騰)
註明:117大廈爲世界第8座、中國第5座、中國北方第一座超過500米的摩天大樓。
附件:117大廈創造的11項工程之最
597米——中國結構第一高樓;
120米——國內房建領域最長樁基;
210噸——國內單根最重防屈曲鋼支撐;
84.7萬平方米——創摩天大樓建築面積世界之最;
6.5萬方——超高層建築混凝土底板世界之最;
578米——全球最高通道塔;
594米——單井道運行高度世界之最;
3兆帕——超高層建築水管壓力世界之最;
45平方米——超高層巨型柱截面尺寸世界之最;
564米——全球最高室內游泳池;
579米——全球最高觀景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