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做醫生,是一份職業,更是一種修行。醫者,要有精湛的醫術,更要具備高尚的品德和大愛仁心。靜海縣第十二屆政協特邀委員、鵬海醫院院長黃鳳鳴是中醫師、疑難雜症專家,更是品德高尚、心繫患者、遠近聞名的名醫。作爲縣政協組織的一員,他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本崗,服務患者,贏得了廣大羣衆的信賴和讚譽。
苦練醫術濟鄉梓
在靜海東部鄉鎮,許多人都知道這裏有個名中醫黃鳳鳴。人們都說:“黃大夫醫術高、脾氣好,處處爲患者着想,是個好人。”正如羣衆所說,今年52歲的黃鳳鳴是土生土長的楊成莊人,從醫30年來,他走過百家門,出過無數診,默默無聞爲人治病,不圖名利。他把半輩子的情和愛灑在靜海熱土上,成爲羣衆心目中的“蒼生大醫”。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風華正茂的黃鳳鳴參加天津醫科大學函授班學習,並如願以償在楊成莊鄉衛生院當了一名中醫大夫。中醫理論博大精深。他下定“技不驚人死不休”的決心,苦讀《內經》《難經》《傷寒》《本草》等中醫典籍,多次到天津醫科大學、北京中醫研究院、天津南開醫院等大醫院學習深造,拜師學藝。通過不斷積累和深入實踐,而立之年的黃鳳鳴就在十里八鄉小有名氣。1997年,他毅然辭去鄉衛生院工作,自己幹起了診所。2008年,他拿出多年的積蓄,並東借西湊300萬元,建起了靜海本土較大規模的民營醫院——鵬海醫院。
“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成爲農民奔小康的絆腳石。作爲縣十二屆政協特邀委員,黃鳳鳴沒有辜負政協組織的信任和羣衆的重託,他帶領着自己的團隊,以“治病救人,讓利與民”爲宗旨,爲羣衆解除病患。他着力完善服務機制,先後建立了農村五保戶、低保戶和特困戶的醫療救助制度,凡是屬於救助對象,入院就診治病,除去醫保部分,所有的個人支付全部由醫院承擔。3年來,先後有20多位符合條件的病人,享受了該院這一濟困就醫行動帶來的實惠,感受到了民營醫院的關懷與溫暖。65歲的前寨村五保戶楊老漢,過去因爲沒錢治病,經常到鄉政府上訪,成爲有名的“老大難”。2012年以來,通過鵬海醫院的直接救助,不僅治好了老楊的病痛,更祛除了他的一塊“心病”,從此不再上訪。鄉幹部們都說:“黃大夫這政協委員稱職,這是藉助自身優勢給政府作勁啊!”
黃鳳鳴發揮民營醫院體制靈活的特點,千方百計爲患者送服務上門。他把醫師出診作爲醫院的服務內容,特別是針對行動不便的老弱病殘特殊人羣,值班醫師及時提供上門服務,不收出診費。每年鵬海醫院醫師出診均在100例以上。該院開展的社會問卷調查顯示,羣衆對此項服務滿意率達100%。
打造一流環境爭創一流服務
縣十二屆政協提出,全縣政協委員特別是企業界委員,要立足本崗,積極推進“促發展、惠民生、上水平”活動,把領辦企業做大、做優、做強,爲靜海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作爲民營醫院的院長,黃鳳鳴自知重任在肩。爲推進鵬海醫院在新形勢下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他祭出了三把“殺手鐗”。一是靠人才興院。積極創造條件,把院內年輕有爲的醫護人員推薦到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等定向進修,派送到各大專科醫院交流實習,通過人才資源的雙向流動,以老帶新,有效促進了醫護人員整體水平的提升。目前,該院有主任醫師5人、主治醫師6人、醫師16人、護士18人。副高以上職稱佔職工總數的20%。二是靠特色專科立院。當前,農村羣衆最盼望的是在家門口能享受市裏大醫院的服務。黃鳳鳴從滿足羣衆需求出發,聘請市胸科醫院原主任彭金花等10多名市各大醫院著名專家,開設內科、外科、肛腸科、胸科、兒科、婦科、計劃生育及中醫專家門診,服務靜海羣衆,形成科室有專家、門診有特色的服務優勢,吸引了濱海新區、西青、津南等區縣的患者紛紛來鵬海醫院就診。黃鳳鳴充分發揮自己在治療疑難雜症方面的特長,把不育不孕專科門診做得風生水起。一位上海市患者王福才和妻子婚後8年沒有孩子,懷着試試看的心理找到鵬海醫院。黃鳳鳴幫他們做了一個療程治療。轉年,夫婦二人抱着一對可愛的龍鳳胎嬰兒專程來到靜海致謝。多年來,黃鳳鳴治癒不育不孕患者200多例,因此博得了“送子名醫”的雅號。三是靠設備強院。按照市專科醫院的配置水平,先後引進了高頻電刀、進口心電監護儀、麻醉機、全自動雪球分析儀、全自動電解質分析儀以及X光機、CR系統、微波治療儀等國內先進的醫療設備,爲當地羣衆帶來了方便,帶來了健康,更帶來了福音。
心靈的舞臺有多寬,人生的舞臺就有多大。黃鳳鳴是個不甘寂寞的人。他認識到,隨着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醫療養老事業一定會蓬勃發展。2013年,在楊成莊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他依託自有的醫療優勢,投資5000萬元,開發建設了佔地40畝、建築面積1.13萬平方米的老年生活療養中心。投入經營後,將成爲擁有門診科室30個,病房100間,養老牀位150張,集醫療、康復、養老三位一體的綜合性服務中心,最大能力地爲社會提供良好服務。
做履職模範
俗話說:“當兵不習武,不算盡義務。”黃鳳鳴十分珍惜政協委員這份榮譽,不當“掛名委員”,而是積極參加縣政協和楊成莊鄉委員組的活動,自覺自願地履職盡責,建言獻策。
2014年上半年,縣政協開展“提升村級衛生室服務水平方便農民就近就醫”專題調研,黃鳳鳴結合自己掌握的情況,撰寫了3000字的調研報告,並在座談時踊躍發言。他積極參加本鄉委員組開展的“四清一綠”視察活動,圍繞加大資金投入、強化坑塘治理、加大村街清掃等提出意見建言10多條。他注重運用政協提案形式,積極反映社情民意。和其他委員聯名提出的《加大源頭治理,杜絕企業污水排放的建議》被列入縣政協主席會議組成人員重點督辦提案。三年來,他和本組委員共提交提案12件,提出意見建議51條,爲建設美麗靜海、實現靜海崛起發揮了一名政協委員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