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爲充分利用國際創新要素,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4月23日,由市科委主辦的“自主創新與技術轉移發展論壇暨智匯天津國際科技合作洽談會”在津成功舉辦。市政協副主席陳永川出席開幕式,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司長靳曉明、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天津市科委主任趙海山、中國駐加拿大使館科技參贊毛中穎、英國專利研究所總監理查德·紐金特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公參李朝晨、駐休斯敦總領事館參贊姚爲克等科技外交官,以及科技部國際合作司、科技部火炬中心及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等科技管理部門領導一同出席開幕式。
本次大會吸引了來自英國、法國、意大利、以色列、芬蘭、澳大利亞、加拿大等15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全國10餘個省市的科技部門領導、使館科技參贊、技術轉移機構代表、科技企業專家等300餘人參加,展開約100多項次的技術需求與供給對接,達成技術合作、合資建廠、技術引進、市場開拓、渠道建立等初步合作意向43項。
舉辦6個專場活動
本屆大會圍繞自主創新與協同創新、技術轉移與跨國合作、科技金融與跨國併購、國際前沿科技等熱點問題舉辦了6個專場活動,包括科技外交官服務天津自主創新主題報告會、自主創新與技術轉移發展論壇、科技金融與中小企業跨國併購專題論壇、國外前沿技術路演專場、海外高科技項目B2B洽談會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邀請我駐美國、加拿大、意大利、以色列、韓國等7位科技外交官介紹了各自駐在國家的科技創新資源,爲推動本市自創區加速融入全球創新資源、科技企業海外發展、科研機構對外合作建言獻策;邀請科技部火炬中心、清華科威國際技術轉移公司負責同志就自創區建設與自主創新發展分享經驗,助力本市自創區創新發展;邀請國際和國內技術轉移、跨國併購等領域專家探討科技創新、科技金融以及國際合作新模式與新趨勢,推動以國際化視野謀劃創新;吸引來自15個國家50餘家機構的60餘位代表攜帶近百項技術項目來津洽談合作,促進了前沿技術及創新成果的轉移轉化,引導和匯聚了一批跨國技術轉移項目。
構建開放、創新的國際合作生態體系
大會開幕式上,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與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共同簽署了《共建科技外交官技術轉移服務平臺》合作協議,邀請科技外交官作爲“天津之眼”,幫助天津在國際上尋覓和掃描科技合作的契合點、切入點、閃光點,建立起與國家科技外交資源的對接平臺;北方技術交易市場作爲天津市國際技術轉移服務平臺,與布瑞漢德知識產權有限公司、天津科創醫藥中間體技術生產力促進有限公司、海天緣生產力促進中心、東麗區生產力促進中心、雙港鎮工業區、京濱工業園等6家來自本市自創區不同分園的機構簽署了合作協議,圍繞自創區建設初步形成了國際合作服務網路,構建起本市國際科技合作中介支撐體系。未來,市科委還計劃將這種模式逐步推廣到所有分園,集合全市資源,服務自創區國際化發展。此外,市科委還將積極打造特色鮮明的國際科技合作示範園區,在深化體制改革中搭建“招才引智”和“招賢引技”的國際化平臺。大力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海外發展,拓展國際視野,鏈接全球創新資源,在全球產業革命和重新佈局中實現合作共贏。
搶抓機遇 借重首都資源
此次活動是在科技部與北京市政府共同主辦的“2015中國(北京)跨國技術轉移大會”之後,市科委搶抓機遇,在參與北京大會的同時,邀請部分與會外賓來津召開的專場活動,是市科委在《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河北省科學技術廳共同推動京津冀國際科技合作框架協議》下,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推動京津冀三地國際科技合作的重要舉措。
4月20日——22日,爲服務本市自創區自主創新和國際化能力建設,全面推介天津科技,吸引外方嘉賓聚焦天津,市科委重點組織本市自創區各分園的管理部門、科技型企業、科技服務中介機構、大學等40餘家機構約60餘人全程參與“2015中國(北京)跨國技術轉移大會”,與大會吸引的海外高端資源進行了有效對接。京津冀三地科技主管部門共同舉辦了京津冀國際創新協同發展聯合推介會,並就共同簽署的《共同推進京津冀國際科技合作工作》交換了意見,將共建國際科技合作網絡及平臺,推動園區、機構、技術成果落地天津自創區;參加了第三屆中韓首都經濟圈創新合作論壇,發揮我市毗鄰韓國的區位優勢,擬加強與仁川科技園在裝備製造、新材料、醫學領域的技術合作,重點推動天津自創區與仁川鬆島區的全面合作,推動我市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