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將服務融入“家”的概念
——河北區堅持不懈抓惠民行動切實改善羣衆生活
天津北方網訊:上午九點剛過,江都路街如皋里社區的各個活動室裏已經聚集了不少滿頭銀髮的老人。他們或在一起切磋棋藝、或書寫作畫、或即興演唱戲曲小段……王寶華大爺此時和老哥幾個在棋牌室裏對弈正酣,隨着一聲“將軍”,王寶華大爺讓白熱化的棋局分出勝負。
“別看我們這些都是‘空巢’、獨居老人,可生活挺豐富啊!這些日子我是琴棋書畫樣樣都不落。居委會能有這麼好的條件,讓我們晚年不寂寞,我們這些人打心裏高興。”瞭解到記者的來意,王大爺立刻打開了話匣子,“中午還能在這裏吃頓可口的飯,要是不願意回家午休,這兒的條件一點也不差。”
河北區如皋裏是個老社區,這裏的居民年齡相對偏大,相當一部分屬於“空巢”或是獨居老人,針對社區的實際情況,社區以完善居家養老和日間照料服務爲工作重點,設立了涵蓋健康保健、音樂茶座、書畫養生、棋牌娛樂等服務項目的日間照料區。同時社區配餐小廚房每天爲老人們準備豐富的營養午餐,每週還會收集老人們的意見對菜品進行改進,並制定出下一週菜譜。
中午十一點半,剛忙完手頭的工作,社區主任韓旭便匆忙來到配餐室拿起兩份已經裝好的盒飯快步走出社區居委會。
“顏奶奶,給您送飯來啦。”小韓邊敲門邊說道。“孩子來啦,辛苦你又跑一趟。”顏庭瑰大娘開門後笑着說。 “今天有您愛吃的燒茄子,多吃點啊。不跟您聊了,我還要給趙大爺送飯呢,要不一會飯該涼了。”話音剛落,他便一路小跑着奔向另一戶老人家裏。
據瞭解,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如皋里社區建立日益完善的共建服務機制,使“服務型社區”更惠民。他們探索多元化服務模式,在完善居家養老和日間照料服務的基礎上,依託便民服務站和駐區醫院、供熱站、副食店、花店等11個服務網點,開創“一站十一點”服務模式,滿足居民多元化需求。針對不同羣體的不同需求,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務,實現社區服務“全覆蓋”,打造涵蓋信息服務、公共服務、重點人羣服務等多個方面的十分鐘服務圈,與社區內金融、教育、衛生、餐飲、水電氣暖等公共服務單位簽訂共建協議,開通服務熱線。
教育實踐活動以來,河北區堅持不懈抓惠民行動,切實改善羣衆生活,取得了良好成效。據統計,全區共有老年日間照料中心、照料站36處,可爲5000餘名老人提供休息、醫療康復等養老服務;社區食堂14處,可爲500餘名老人提供送餐服務;新建7家社區書吧;91個小區完成舊樓區改造,同時實現社區居委會管理服務全覆蓋。21個老舊社區實施了林蔭泊車改造,新建提升綠化面積84萬平方米。強化劃片走動辦公工作機制,打造十五分鐘服務圈,不斷拓展社區管理服務的內涵和外延。全區17個直接對外服務的部門和10個街道、113個社區,全部敞開辦公,提升服務效能。全區近6000名在職黨員發揮自身特點,主動認領崗位,力所能及地幫助社區羣衆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