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為『2015書香天津全民閱讀』的重要活動之一,昨天(26日)上午,由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天津市新聞出版局、光明日報社主辦,天津圖書館、天澤書店承辦的『海津講壇』公益講座在天津圖書館文化中心新館報告廳舉行,國際著名學者葉嘉瑩教授應邀以《從漂泊到歸來》為題,講述了自己的家國情懷和坎坷人生。令全場聽眾感動的是,在三個小時的演講中,已經91歲高齡的葉嘉瑩先生一直站著,她說,我站著講了一輩子,我這樣做,一是對得起聽眾,二是對得起中國詩歌。
昨天的講座,葉嘉瑩先生選擇的方式也十分獨特新穎,頗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她以歷世為經,以自作詩詞為緯,使聽者從中感受人生百味。葉嘉瑩先生說,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我不像楊絳先生以及臺灣作家林海音那樣,有著極強的記憶力,但我從小喜歡自作詩詞,這種習慣貫穿了我的整個人生,吟詠這些詩詞舊作,往事變得真切起來。
葉嘉瑩先生1924年出生於北京的一個書香世家。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葉嘉瑩先生開始任臺灣大學專職教授。此後,葉嘉瑩先生定居加拿大溫哥華,任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
葉嘉瑩先生最終還是回來了,在各大院校及南開大學任教,這期間,她也寫了很多詩作表達她的興奮之情。葉嘉瑩先生說,漂泊了多半生,在經歷了各種大悲大痛之後,我終於明白了,我要回到祖國,把中國充滿希望與理想,充滿生命激情與情感的古典詩詞傳承下去。昨天,葉嘉瑩先生還談到了她英年早逝的大女兒。她的長女是1976年在一場車禍中與女婿一道罹難的。昨天葉嘉瑩先生吟詠『哭女詩』十首時,許多聽眾已是淚流滿面。在場的數百位聽眾向這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報以經久不息的掌聲,為她的持守,更為她的人品。(記者周凡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