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天是天津至薊縣“綠皮火車”開行的最後一天,6416次列車迎來了它的最後一批旅客。記者張磊攝
天津北方網訊:備受市民關注的津薊鐵路市郊客車今天起正式開行。與其一同以全新面貌迎接八方來客的還有見證着城市發展、承載衆多市民記憶的百年老北站。經過了一年的沉寂,重新啓用後,112歲高齡的老北站將有哪些變化?市民乘車會否更加便捷?
昨天,記者帶着這些問題專程探訪了天津北站以及津薊鐵路市郊客車的另一個終點站薊縣火車站。
老北站
112歲重新亮相
修舊如舊主體結構不變設即停即離落客區
西式二層小樓、磚紅色的牆面、灰白色建築勾邊……昨天早上記者走進天津北站,看着眼前的景象,老北站的記憶一下涌入腦海。雖然爲重新迎客進行了整修、粉刷,但本着修舊如舊的原則,維修改造後的北站主體結構不變,依然保持着它的古樸風貌。
進入北站站區口,左轉就能看到全新的候車廳和售票處。鐵路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新候車廳和售票處向後移了一段距離,這樣一來旅客候車時離站臺的天橋更近,進站乘車會更方便。”
在候車廳對面是一排新建公廁,這裏也成爲了老北站重新迎客的一大亮點。以往北站公廁爲溝式旱廁,衛生狀況較差;此次北站公廁進行了整體檔次提升。“新公廁建築面積135平方米,廁位增至41個,而且還增加了女廁廁位。”河北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記者看到,公廁內鋪設了防滑地磚,安裝了洗手盆、面鏡,還設置了殘疾人設施、母嬰室等人性化設施。
對於與北站的交通接駁,除可乘坐地鐵3號線在北站站下車步行而至以外,該負責人透露,相關部門特意協調地鐵6號線指揮部門打通了地鐵施工工地,直通三馬路臨時車道,撤銷北站站前聯華停車場、北站立交橋下和鐵三院門前停車泊位,將站區周邊企業現有車輛引導至北站貨場新增設的1.1萬平方米停車場存放。“這樣就爲北站站區口騰挪出了較爲充分的空間,並在站區口開闢了500平方米的即停即離落客區,送客車輛可在落客區的循環路上實現隨到隨走。”此外,本市還在北站立交橋下,利用橋下空間治理開闢出停車場供市民停車。
薊縣
火車站全新迎客
站區全面升級改造多趟公交接駁景點
薊縣是天津的後花園。昨天,當記者來到薊縣火車站時,寬闊的站區廣場已被朵朵鮮花和綠植佈置得如花園一般,映襯着白色候車大廳和傘狀長廊,顯得十分清新靚麗。
“火車站站區周邊實施了全面的環境提升改造工程,包括站區廣場改造、周邊環境提升、公交車站和停車場建設等工程,就是希望更好地打造‘山水漁陽郡,京津後花園’的生態旅遊環境。”薊縣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記者在現場看到,粉刷一新的候車大廳正靜靜地等待旅客的到來。爲了方便旅客出站,原先的售票廳也搬到了候車大廳旁邊,這裏共設有3個售票窗口、1個公安制證窗口和1個退票窗口。
而市民也不用擔心公交接駁問題,薊縣新建了3580平方米的公交車站、開闢公交線路8條;還建設了4430平方米的停車場、擁有150個車位。
記者從薊縣火車站出站後,步行穿過站區廣場用了不到5分鐘就來到公交接駁站點。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薊縣各趟公交以及旅遊專線的線路走向圖和線路示意圖。目前,共有薊縣中心車隊的530路、539路以及旅遊專線12、13、14、15、16、17路,分別從薊縣火車站前往老電車大酒店公交站、東大屯公交站、盤山風景區、下營公交站、黃崖關長城、九山頂、梨木臺、八仙山。
一座城市的集體記憶——
難捨難分的老“綠皮火車”
今天起津薊鐵路市郊客車開行,在津薊鐵路上開行多年天津至薊縣6416/5次這兩趟“綠皮火車”也將正式“退役”。“綠皮火車”的消失在市民中掀起了一股“難捨難分”的懷舊之情。
“雖然如今的各種鐵路列車中,沒有空調的‘綠皮火車’是檔次相對較低的,可這麼多年坐下來特別有感情。”昨天是天津至薊縣“綠皮火車”開行的最後一天,在開往薊縣的6416次列車上,已經60多歲的李阿姨動情地說:“‘綠皮火車’從小就坐,當年上山下鄉坐的也是它,直到現在每年去薊縣旅遊依然是靠它出行,聽說要升級換新車了,真是有些捨不得。”
其實,與李阿姨同樣有着懷舊情結的市民不在少數。在過去,天津至薊縣6416/5次這兩趟列車承擔起了連接天津市區與後花園薊縣的鐵路客運重擔;不僅如此,其中途經停曹子裏、崔黃口、大口屯、寶坻、下倉、上倉6個車站,還肩負着運送這些區域百姓的任務。鐵路部門相關工作人員透露,去年津薊鐵路的客運量大約89萬人次,平均每天2400人左右。
客流的增長和市民的需求“催生”了今起開行的津薊鐵路市郊客車。從天津市區至薊縣的單程用時將從2小時40分鐘減少到最短的90分鐘。用李阿姨的話說,列車更多、速度更快,市民當然拍手叫好。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已從鐵路部門證實今起開行的津薊鐵路市郊客車車廂仍然是綠色,雖然列車升級成爲了空調車、列車車底等方面也有所提升,但是其“外貌”仍是近乎“綠皮火車”的模樣。同時,鐵路部門也將保留一對慢行列車,仍經停北倉、曹子裏、大口屯等沿線各站。相信對於那些充滿懷舊情結的市民來說,這將是一則令人欣慰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