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五一”小長假到了,雖然只有三天,但很多人早已提前計劃好了行程。爲了省錢,一些“長得嫩”的旅遊黨,想“重回”優惠行列的研究生,或者剛步入社會的職場新人,找到了一條“捷徑”——辦“假學生證”。
使用假證成另類攻略
“娃娃臉”的李女士已經上班兩年了,但因爲長得年輕幾乎沒被識破過。“我一年出去玩好幾趟,我辦了兩個證,這個不行用那個。人工覈查的景點都可以用。但一些聯網需要劃磁條的景點不行。上面的註冊章最重要,我有一次忘蓋註冊章了就被看出來了。”
記者採訪發現,使用“假學生證”的人羣多集中於常年出門的旅遊愛好者和窮遊客。每週末都要出門的趙女士說:“最開始是騎行隊的隊員告訴我的,我們經常去的小衆旅遊景點幾乎全都能成功。這已經成了隊員間公開的祕密,算是不能說的攻略之一。”
據瞭解,雖然北京故宮、長城等幾十家景點通過聯網的方式,可以對持證者進行即時查詢,但大多旅遊景點還是採取人工覈查的方式。人工覈查的某景區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我們只能通過比對學生證上的照片和持證人的外貌、年齡是否相符的方式來辨別。
應從源頭和流通環節治理
通過淘寶等網絡平臺,很容易就可聯繫上售賣假證的商家。天津擊水律師事務所王榮貴律師說,僞造、變造、買賣、使用僞造、變造的學生證行爲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二條第一項、第二項的規定,屬於治安違法行爲,應當承擔治安處罰的法律責任。但行爲人將僞造的學生證用於景點購票以減少景點票價,此種行爲應當定性爲詐騙,數額較少的,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規定予以治安處罰,數額較大的則可能涉嫌詐騙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針對如何監管與杜絕此類行爲,王律師建議,治理網絡買賣僞造的學生證應當從源頭和流通環節予以下手,即公安機關、工商管理部門等行政機關應當依法加強檢查,對於發現的違法行爲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