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牢牢把握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着力點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講話精神
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針對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作了一系列重要論述,主要集中在發展、改革、制度、司法等方面,這也是我國當前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重點、難點和着力點。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爲我們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指明瞭方向。
發展經濟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物質基礎
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社會物質財富,並從根本上制約着社會的公平正義。要牢牢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進一步把“蛋糕”做大,爲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奠定更加堅實的物質基礎。
完善市場體系,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要抓緊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加快形成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真正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調整經濟結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發展經濟的主線。要把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爲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以改善需求結構、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城鎮化爲重點,着力解決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結構性問題;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和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提高大中型企業核心競爭力,支持小微企業特別是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
實施創新驅動,依靠科學技術推動經濟快速發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堅持需求導向和產業化方向,堅持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地位;緊扣發展主題,堅持問題導向,大力集聚創新人才,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形成新的增長動力源泉。
堅持統籌兼顧,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要加快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增強農村發展活力,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共同繁榮。同時,要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深化改革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動力源泉
改革是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活力源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爲一面鏡子,審視我們各方面體制機制和政策規定,哪裏有不符合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問題,哪裏就需要改革;哪個領域哪個環節問題突出,哪個領域哪個環節就是改革的重點。”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促進效率和公平的統一。要通過深化改革保證各種所有制主體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清除市場壁壘,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總之,要創造公平公正的發展環境,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深化政治體制改革,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要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從各層次各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充分發揮人民的主體作用;深化行政執法體制、司法體制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切實保障公民權利;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要通過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深化社會體制改革,使每個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要着力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促進共同富裕;深化教育、醫療體制改革,完善創業就業體制機制,保障機會公平,讓每個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夢想成真的機會;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
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現代內代際環境正義。只有從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等方面深化改革,才能確保代內和代際環境正義,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
制度建設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保證
制度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論處在什麼發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保證。我們要通過創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爲因素造成的有違公平正義的現象,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
健全完善制度體系。要完善民主權利保障制度,真正保障人民平等地享受各項民主權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激發經濟發展活力;完善以憲法爲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夯實依法治國基礎;完善公共財政制度,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完善收入分配製度,縮小貧富差距;完善社會公平保障制度,保障羣衆基本生活,促進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建立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健全反腐倡廉制度體系,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等。
加大制度創新力度。推進制度創新,要注重正義性,並將之作爲首要價值;要與社會現實相契合,使之能夠真正發揮效應;要注重協調性,使制度的制定、實施、監督等環節相配套,使各個領域的制度相協調;要注重羣衆性,既要充分尊重羣衆的首創精神,又要兼顧不同羣衆的利益。
增強制度執行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能讓制度成爲紙老虎、稻草人”,要“提高反腐敗法律制度執行力,讓法律制度剛性運行”。要加強制度的宣傳教育,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把落實責任與加強監督結合起來,強化責任追究,形成良好的制度執行環境。
司法機關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
司法公正對社會公正具有重要引領作用,司法不公對社會公正具有致命破壞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一定意義上說,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司法機關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政法戰線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義之劍,以實際行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讓人民羣衆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深化司法體制改革。要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規範司法行爲;完善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的制度;優化司法職權配置,推動實行審判權和執行權相分離的體制改革試點;推進嚴格司法,實行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保障人民羣衆參與司法;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
建設過硬司法隊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按照政治過硬、業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的要求,努力建設一支信念堅定、執法爲民、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政法隊伍。要建立符合職業特點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制度,健全司法人員履行法定職責保護機制和司法職業保障制度;不斷提高司法隊伍的政治業務素質;加強監督管理,嚴肅查處司法腐敗。
加強人權司法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依法公正對待人民羣衆的訴求,努力讓人民羣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要重點解決好損害羣衆權益的突出問題,決不允許對羣衆的報警求助置之不理,決不允許讓普通羣衆打不起官司,決不允許濫用權力侵犯羣衆合法權益,決不允許執法犯法造成冤假錯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