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危難時刻,我們與災區人民同在”
—記抗震救災一線黨員幹部
翻開世界地形圖,目光停留在亞洲中部。
雄偉的喜馬拉雅,千萬年巍巍聳立。印度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相撞,造就了世界最高大的山脈。13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峯簇擁着珠穆朗瑪。崇山峻嶺間,兩大板塊交界之地,有我國西藏自治區的3個縣——聶拉木、吉隆和定日。這裏,不僅是國內外商賈往來的黃金寶地,也有着衆多遊客嚮往的壯麗景觀。
時間定格在4月25日下午,一剎那間,山河變色,家園傾覆,數千公里外的災情牽動了黨中央的心,自治區黨委一聲令下,一支支由各個行業組成的救災大軍快速行動起來,趕赴災區。他們是軍人、是幹部、是工人,但此時此刻,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共產黨員!災難發生後的數個日夜裏,他們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嚴格按照區黨委的命令,啓動救災應急預案,視災區人民如親人,以實際行動宣誓:危難時刻,我們與災區人民同在!
用行動踐行誓言
4月25日下午,綿綿的小雪中,日喀則公路分局聶拉木公路養護段的黨員幹部們正在開會。突然之間,天崩地裂、大山轟鳴,辦公樓在垮塌、落石在橫飛、道路通信中斷……
地震了!災情就是命令。山區地震,道路塌方在所難免。而318國道是聶拉木唯一一條通往拉薩、通往北京的路。對於災區來說,此時此刻,這條路是生命線、是希望線。養護段領導宣佈會議暫停,啓動既定的應急預案,全體黨員幹部立即投入抗震救災。全段黨員幹部直奔自己的崗位,猶如一把尖刀,向塌方最嚴重路段挺進。
與同事們一樣,共產黨員巴桑次仁來不及回家看一看便出發了。看着倒塌的房屋和喪失家園的羣衆,他強忍悲痛,冒着隨時可能發生的餘震,與同事們連續奮戰在搶通一線。餓了,啃一口方便麪;渴了,飲幾口礦泉水;累了,就在車上打個盹。兩天兩夜,哪裏艱險,巴桑次仁的身影就出現在哪裏。
羅布次仁是日喀則公路分局聶拉木公路養護段的路政執法員。地震後,他按照上級要求,帶領一支由共產黨員組成的爆破組,頂風雪、冒餘震、攀險崖、捨生死,不分白天與黑夜,對公路兩旁鬆動易落山石及高危險情路段進行逐段排查。由於作業面狹窄,在個別塌方山石不適合爆破的情況下,他和爆破組的同志們硬是以人扛和裝載機推的辦法,經過十幾個小時的艱難奮戰,磨破了肩膀,磨破了手,終於把聶拉木縣城通往祖國心臟的“生命線”搶通。
這時,爆破小組來不及休息片刻,便又向受災更嚴重的樟木鎮進發。通往樟木鎮的公路旁,山體出現大面積塌方,公路盡頭,“孤島樟木”正在地震的淫威下呻吟。公路早一分鐘被打通,受災羣衆就早一分鐘看到希望!羅布次仁得到命令,務必不惜一切代價,以最快的速度打通道路!通過養護段黨員幹部和武警交通部隊官兵一起不分晝夜輪班倒,4月28日20時左右,樟木鎮終於與祖國大動脈連接了起來。
看着抗震救災車一輛接一輛駛入樟木,羅布次仁擦了擦滿是汗水和泥水的臉龐,和同志們拖着疲憊的身影又投入到下一階段的戰鬥中去……
4月27日,友誼隧道打通後,在日喀則辦事的樟木口岸電信局局長才旺貢保和同事背上臺式衛星電話、手持式衛星電話和維修工具徒步往樟木趕。晚上8點,經過兩個小時的跋涉,他們到達樟木鎮,並用衛星電話第一時間向聶拉木縣抗震救災指揮部報告災情——“孤島樟木”第一次和外界有了聯繫。
親歷了地震的可怕,目睹了生命的希望和死亡的無情之後,像巴桑次仁、羅布次仁、才旺貢保這樣的黨員、幹部、工人們意志愈發堅強,鬥志愈發昂揚。災情發生以來,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抗震救災工作中。他們用行動履行自己的職責,踐行着對黨、對人民的誓言。
用努力托起希望
地震災情發生後,自治區疾控中心立即召集應急辦負責人緊急部署,啓動應急預案,要求出差、休假的黨員、幹部、職工立即趕回單位,並着手準備抗震救災各項準備工作。25日當晚,區疾控中心接到自治區黨委的命令,立即按照要求,以西藏國家急性傳染病防控隊爲基礎,抽調拉薩、山南、林芝地區疾控中心專業人員組建4個應急分隊,時刻準備奔赴抗震救災第一線。
26日中午兩點,自治區疾控部門的兩支應急分隊共12輛車、37人攜帶檢驗、消殺等物資分別開赴聶拉木縣、吉隆縣災區。經過艱苦的長途跋涉,28日凌晨,兩隊分別安全抵達災區。隊員們蜷縮着在車裏度過了寒冷的一夜。
幾天來,防疫隊隊員開展了大量消殺防疫工作。
安排流調組、消殺組分別前往各安置點、鄉鎮、村莊開展自然災害快速評估調查,形成《地震災後公共衛生初步風險評估報告》,並依此制定完成了《西藏吉隆縣災後衛生防疫工作規劃與指導方案》;初步建立災後疫情監測手機報告體系,開展疫情以及症狀監測工作;啓動了災區疫情日報告、零報告制度。
搭建生物安全實驗室車載平臺,在最短時間內開展水質監測。對安置點29個水源的69份水樣進行了採樣檢測。水樣理化檢驗結果顯示,各項理化指標符合國家二類水質標準,可以作爲飲用水源,並建議羣衆燒開後飲用。
開展健康教育宣傳,設立了災區應急疫苗注射點,開展了安置點環境衛生管理工作,成立了安置點衛生監督隊,加強對安置點衛生工作的綜合監督和檢查,發動羣衆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確保災後防疫措施到位、管理到位、責任到位。
期間,衛生防疫隊員們冒烈日、頂風雪,穿行於高山峽谷,跋涉在危途險路,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埋怨,表現出了黨員幹部應有的胸懷。
無情的地震摧毀了家園、奪去了生命,但沒有摧毀人間真愛,沒有摧毀黨員幹部們堅強的意志,他們以自己在抗震救災中的努力工作,爲災區羣衆托起了繼續生活的希望。
駐定日縣曲洛鄉木隊村駐村工作隊隊長、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卓嘎,不顧餘震的危險,與村“兩委”班子一起,帶領農牧民黨員、“雙聯戶”戶長疏散轉移羣衆。她彎下腰,將村裏的孤寡老人從危險區域背了出來,轉移至安全地帶。
地震發生時,長所鄉強嘎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白瑪旺加正在田間和村民一起種植土豆。地震後,他連忙跑回村裏查看災情,把駐村幹部、村“兩委”班子成員、黨員和“雙聯戶”戶長組織起來,分組趕赴3個自然村瞭解災情,搶救傷員,搶運物資,安置羣衆,逐村逐戶統計受災信息……
用大愛融化堅冰
在自治區黨委的高效指揮調度下,短短几天時間,通過解放軍戰士、武警官兵的努力,拉孜、桑珠孜兩地安置點搭建起了數千項帳篷。
當得知樟木鎮羣衆將要轉移到上述兩地時,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日喀則分公司便組織黨員突擊隊連夜在安置點鋪設光纜。第二天,受災羣衆一住進來,就能在帳篷裏用電腦上網了。
“五一”勞動節這一天,重災區樟木鎮羣衆開始了在安置區的第一天生活。與災區羣衆一樣,樟木鎮黨委、政府以及鎮農行、電信等黨政機關和社會服務機構黨員、幹部職工也是剛剛失去家園。從樟木撤離後,他們仍舊不忘自己的職責。
樟木鎮農行將國家和人民財產安全運送到日喀則分行之後,第二天一大早,就在日喀則市北郊開發區災區羣衆安置區建起了臨時金融服務點,爲災區羣衆辦理存款、取款和貴重金屬代保管業務。
樟木鎮電信局把幹部職工分成兩組,分別隨轍離羣衆進駐兩個安置點,並立即開展諸如免費報平安電話、免費發放充電寶等一系列服務。
5月3日中午,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日喀則分公司志願服務隊隊員給安置點的受災羣衆和工作人員送去了盒飯。“這已經是我們連續第6天爲安置點的工作人員和災區羣衆送飯了。”日喀則電信分公司副總經理扎西頓珠說。
大災顯大愛,大愛融堅冰。在地震災區,在受災羣衆當中,每天每刻,無數的普通共產黨員、幹部職工正以令人難以置信的耐心、愛心去爲受災羣衆的衣食住行服務,儘可能好地安置好大家的生活,儘可能多地幫助羣衆重新樹起生活的信心。在安置點裏,羣衆的生活正在一點點恢復正常。
危難時刻,黨員幹部們與災區羣衆同在!最後,讓我們以一位普通共產黨員在震後所做的小事作爲文章的結尾。
看到許多羣衆沒有了吃的,樟木鎮樟木村67歲的老黨員桑姆拿出了家裏的牛肉、清油,分發給村裏的鄉親們。她說:“我老了,腿腳不靈便,也做不了什麼,這些都是我力所能及的,也是我這個黨員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