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農諺講:“穀雨前後,種瓜點豆。”當前,正值穀雨時節,靜海縣春耕生產從點到面全面展開,處處呈現競相耕種的喜人場面。在臺頭鎮壩臺村千畝經濟作物示範區,農民們自發成立的春耕生產互助組,在陸地種植的西瓜田裏,忙着點種鋪膜,不失時機地落實今春的種植計劃。西瓜種植大戶郝德興奮地說:“這些年,臺頭西瓜的牌子越叫越響,俺們種瓜的效益也越來越好。今年,俺和本村的6戶瓜農合在一起種了200畝陸地西瓜,按去年的市場價格估計得純賺100萬元。”
糧經作物:注重精細搭配
瞄準市場走,規劃種地看效益。記者在王口鎮民主村穀物種植專業合作社播種現場看到,該村2000畝早播高油玉米已經基本落實,社員們正精心地進行播後管理。合作社負責人介紹說:“鑑於以往的經驗,通過採取地膜保護,可達到保溫、保墒、保苗、提質的目的,預計每畝可增產10%左右。”縣種植業發展服務中心負責同志介紹,“今年,靜海縣種植業從本地實際出發,對糧經作物的種植比例進行了合理調整,計劃減少玉米麪積6萬畝,新增果樹及苗圃2萬畝,農作物種植4萬畝。其中,瓜菜2萬畝,中藥材0.5萬畝,花卉0.1萬畝,牧草1萬畝,天鷹椒、菊芋、花生等經濟作物0.4萬畝。瓜菜生產中發展設施農業0.5萬畝。”
今年,全縣農業大項目建設成爲新的看點,蔡公莊鎮惠豐中村、四黨口中村的糯高粱基地項目,建設面積6000畝,總投資650萬元;臺頭鎮大六分村中藥材基地項目,總投資達440萬元;靜海縣優質小雜糧繁育基地項目,總投資300萬元。爲提升農業科技水平,今年將引進推廣糧、瓜、菜、藥等新品種30個,推廣集約化育苗、設施環境精準控制、基質栽培、連作障礙治理等新技術10項。今春,全縣已備各類種子150萬斤、化肥1.4萬噸、農藥20噸、粗肥78萬噸、農膜100噸,貨源充足。各級服務組織技術人員親臨一線,保春耕質量,保任務落實。
特色種植:彰顯高效魅力
增收致富,就要追求種植效益的最大化。靜海縣依託傳統產業的種植優勢,加大實施特色種植,使效益農業顯現出獨有的魅力。今年一季度,全縣重點在臺頭、良王莊、雙塘及樑頭等鄉鎮,已建成鋼架冷棚1200畝,麒麟西瓜成爲規模種植的主打品牌。
隨着今春幾次有效降雨,靜海大地迎來難得的好墒情。穀雨過後地溫回升,播種或定植熱火朝天。目前,以穀子、高粱、紅薯爲代表的特色作物種植正在緊張作業。期間,通過農技推廣信息服務平臺爲農民提供優良品種查詢、土壤養分查詢、種植作物決策、施肥決策、病蟲害防治決策、農事指導。針對中藥材的推廣種植,縣種植業發展服務中心還聘請市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及有關部門專家深入種植基地進行中藥材產業化發展考察論證現場指導。結合本地區實際,引進發展適宜當地栽培的品種及技術,探索多種合作經營模式,發展規模化訂單種植。目前,全縣上年留存的868畝中藥材正在統一實施春季管理,今春計劃種植中藥材5000畝。
農機服務:佈滿田間地頭
農業機械化生產,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誌,也是靜海春耕時節農事活動彰顯的最大亮點。今春全縣機播任務爲64.5萬畝。連日來,靜海大地機聲隆隆,全縣21家農機專業合作社組織大型機械56部,拖拉機、播種機及鋪膜機368臺套奮戰春耕生產一線,深鬆土地20萬畝。在大豐堆鎮萬畝大田作物規劃區,記者看到,該鎮民強農機專業合作社的10餘部大型拖拉機在糧經作物示範區集中進行深鬆作業,每天每臺機械深鬆耕地達百畝以上,確保精耕細作農機作業實現服務“一條龍”。
爲發揮好農業機械助力春耕生產的主力軍作用,入春以來,縣農機服務中心提早行動,組織專業人員深入鄉鎮村街,對農機合作社註冊的農業機械進行摸底,逐一進行檢驗、檢修,進一步規範現場管理制度,避免機械帶病作業和司機疲勞作業,確保春耕生產安全、順利,高質量、高效率。春耕播種之際,大邱莊鎮嶽莊子村3000畝糧經作物規劃區,5臺套大型機械齊上陣,深鬆、整平、播種,實現一體化作業,日進度達500畝以上。該村黨支部書記王福忠介紹說:“今年土地墒情好,機械配套齊,播種進度快,所規劃的2000畝玉米、800畝大豆以及200多畝穀子全部採用機械精量點播,省時、省力,又快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