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2015年高校自主招生初審現已進入尾聲,無論是考試形式、時間,還是報名條件,自主招生政策今年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國學”成爲今年自主招生一大新熱點,包括南開大學等多所高校向有國學特長的學生拋出橄欖枝,這一現象也引發了家長熱議。
清華大學今年首次推出人文科學試驗班(經學),報考學生需能背誦《千字文》、“四書”等國學經典,此外還有“能用篆書默寫540部首,能簡單講解六書”等要求。武漢大學提出“申請弘毅學堂國學班考生將優先錄取”的條件。南開大學在自主招生中,對於報考漢語言文學的考生,應“在人文素養、文學文化等方面有突出才華並取得一定成果”。
社會發展呼喚傳統文化
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宋奇:隨着中國經濟發展以及與國際社會交往日益頻繁,中國人越來越迫切需要了解民族歷史,領會具有民族獨特價值的東西,這激發了中國人復興傳統文化的願望。有關部門也希望通過加大對國學的重視,來傳播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從小學起正確引導
市青少年心理學研究中心王虹翔:學國學要用童子功,在人記憶力和接收能力最好的階段,播下一顆傳統文化的種子,讓孩子們隨着年齡增長逐漸理解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做人、處事的道理,引導孩子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學生家長鞠紅娥:我覺得孩子在學習國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去粗取精,有所選擇,有些古代啓蒙教材中的部分思想已經十分陳舊,不適合現代孩子來學,學國學應該“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此外國學教育應該系統化、規範化,絕對不能跟風“快餐化”。
學國學方法更重要
學生家長王亞坤:我之前看新聞中提到“在制定完善的高考改革方案中,一些試點省份將會在高考中考國學,把削弱的英語分值挪到傳統文化上。”,對此,我有些擔心,用成績的硬槓倒逼孩子學習,可能會適得其反,達不到提倡學習國學的初衷,我覺得讓孩子們體驗國學、利用國學解釋生活,更能讓他們真正理解國學以及其背後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