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一拳一腳打得酣暢淋漓,一招一式練得虎虎生風……武清區泗村店鎮太子務村68歲的馬新苓一番表演下來,面不更色,氣不長出,足見苦練幾十年的真功夫。近日,記者在採訪他時,不僅被武術的魅力所吸引,更被他義務授藝,弘揚正氣的精神所感動。
馬新苓自幼習武,20歲時與村裏幾個習武愛好者正式拜師學習,師從“鼻子李”第三代傳人。有了師傅的指導,他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甚至到了癡迷的地步。 “刀、劍、槍、叉、棍、鞭樣樣都是他的‘寶貝’。不論颳風下雨,他每天早晨5點準時起牀,一定要拿出幾個小時練拳舞劍,這是雷打不動的老習慣了!”馬新苓的老伴兒說。數十年如一日的刻苦練武,使馬新苓積累了精湛的技藝,練就了一副好身板,還曾憑藉自己的硬功夫降服了不法分子。
2001年冬天,一名20多歲的女孩在從武清去北辰區宜興埠鎮的路上,搭乘黑出租遭遇搶劫。正當歹徒用尖刀頂着女孩的脖子,逼她交出錢包時,馬新苓剛巧騎車路過。 “當時路上沒有別人,我看見車裏一男一女發生爭執,還以爲是兩口子正在吵架。沒想到,女孩一看見我就拼命呼救,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馬新苓回憶說。當時,他把自行車扔在路旁,空手迎了上去。歹徒看到是個老頭兒,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裏,反而氣焰囂張地揮動刀子叫他少管閒事。可歹徒沒有想到,馬新苓非但沒有絲毫恐懼,還迅速逼近,只兩招就將歹徒制服,並送進了派出所。這件事很快傳開,引起了很大反響,馬新苓也因此被市公安局授予“見義勇爲積極分子”稱號。 “雖然年紀大了,但救人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如果以後遇到類似情況,我還會挺身而出,不會有片刻猶豫!”馬新苓質樸地說。
一手功夫、一身正氣,馬新苓漸漸成了十里八村中的“名人”,不少武術愛好者慕名上門拜師。對此,馬新苓從不拒絕,都是悉心教授、耐心指點。“既然有這麼多人喜愛武術,爲何不把大家聚到一起交流切磋呢?”2004年,馬新苓有了組建一支武術隊的想法。他把自己的打算與師兄弟商量了一下,又與村兩委進行溝通,當即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師兄弟義務做教練,村裏找來了器械、提供了場地,當年冬天,太子務武術聯合會就這樣成立了。多年來,馬新苓犧牲了大量的休息時間,克服了很多困難,傾力爲聯合會的發展而奔波。如今,聯合會的隊員已經從最初的20人發展到百餘人,其中年齡最大的73歲,最小的8歲,隊員延及周邊鎮村、市區、河北等地。
習武四十餘年,馬新苓榮譽滿載:2007年獲區電視臺“百姓新秀場”比賽第一名;2009年獲北京李瑞東杯武術比賽男子組太極劍第一名;2013年獲雙街杯華北地區武術大賽太極拳組二等獎;獲評義務傳授武術老人獎;入編《中國當代傳統武術名家》一書……面對榮譽,他總是淡然地說: “我享受練武,更享受與別人分享武術魅力的過程,能讓更多人通過練習武術強健體魄並從中瞭解武術精神,是最讓我欣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