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報道,由廣州市交委牽頭搭建的約租車平臺——“如約”,不久將在廣州市場出現。按照廣州市交委的設想,市民點開手機上的“如約”軟件約車,在中心城區只需要5~8分鐘,所約租車就將開到樓下。
就在上月底,廣州市多部門聯合行動,以“涉嫌非法經營”對Uber廣州分公司進行執法檢查。查處理由是專車背後潛藏的安全性、合法性等問題,根子上則是因爲Uber等專車平臺啓用了大量未經審覈、不擁有許可牌照的私家車。
毋庸置疑,Uber等互聯網專車通過向市民提供高效而廉價的出行服務,在短時間內改變了整個城市公共交通的格局。專車的橫空出世,意味着政府高度管制下的出租車市場,從其市場內部的縫隙中革新出新的經濟結構,即不斷破壞舊的經濟結構。這就引出了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的著名觀點——“創造性破壞”。在熊彼特看來,這種結構的創造和破壞主要不是通過價格競爭而是依靠創新的競爭實現的。每一次大規模的創新都淘汰舊的技術和生產體系,並建立起新的生產體系。
經濟創新過程是改變經濟結構的“創造性破壞過程”。經濟創新不斷地從內部破壞舊結構,不斷地創造新結構。這個創造性破壞的過程就是市場經濟的本質性事實。有價值的競爭不是價格競爭,而是新商品、新技術、新供應來源、新組合形式的競爭,也就是佔有成本上或質量上決定性優勢的競爭,這種競爭打擊的不是現有企業的利潤邊際和產量,而是它們的基礎和它們的生命。
互聯網專車的創新在於其重建出租車生態系統的超強能力。在其所欲構建的生態系統中,將消費者(打車者)的利益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專車的此種創造性破壞,將供給端與消費端無縫對接起來,縮小了兩端交易的成本,使雙方的利益最大化。
隨着廣州“如約”平臺的出爐,相信很多地方也會跟進,短期內Uber等專車平臺將遭遇寒冬。但是,可以預言的是,在移動互聯時代,原有的政府主導下的出租車特許經營體系肯定要改革,因爲消費者是推動市場變革的最終力量。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