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有媒體報道,頤和園內的圓朗齋和瞰碧臺上,有七幅廊心畫遭到遊客塗鴉,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實地探訪發現,這兩座建築位於萬壽山的山脊上,而且從塗鴉標註的日期看,這七幅廊心畫上塗鴉刻字最早出現在1977年,直到2009年,仍有人留下破壞痕跡。那麼,在這一舉世矚目的皇家園林裏,遭塗鴉的廊心畫藝術價值到底如何?在這期間,廊心畫又爲何沒有進行修繕?15日頤和園方面對此一一回應。
探訪
廊心畫最早刻痕塗鴉
出現在1977年
遭到塗鴉的七幅廊心畫,是頤和園內圓朗齋和瞰碧臺前後門兩側磚牆上的地仗,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古建。昨天下午,北青報記者來到圓朗齋和瞰碧臺,這裏位於萬壽山的山脊上,位置比較偏,經過此處的遊客非常稀少。
七幅廊心畫內容以人物、山水、花鳥爲主,均遭到不同程度的人爲刻畫,大多是外地遊客用黑色字跡筆在廊心畫的表面寫字,如“四川渠縣某某一家到此一遊”,也有人用這種方式表白示愛。不僅如此,還有遊客直接用尖銳物品在廊心畫表面刻字,將畫作表面的顏料劃掉,留下一道道劃痕組成的文字。
因爲圓朗齋和瞰碧臺的平時遊人並不多,所以七幅廊心畫近日才被曝光遭到塗鴉。根據落款日期,北青報記者發現刻畫痕跡大多是2009年以前留下的,而最早的塗鴉痕跡則是1977年6月寫下的字跡。
調查
七幅廊心畫屬於普通彩畫
這七幅遭到塗鴉的廊心畫藝術價值到底如何?頤和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頤和園的建築彩畫是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的一種裝飾藝術,它是古建的一部分,上面承載着不同歷史時代的烙印和特徵。頤和園內的建築彩畫根據建築等級規制的高低,彩畫的精美程度也是不同的。
據介紹,由於圓朗齋這組建築不是在頤和園中心區域,規制較低,它的廊心畫的繪製水平、藝術價值與主遊覽區主要建築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在頤和園算是較普通的彩畫,藝術價值不高。因此,修復這七幅廊心畫還是比較容易的,可以恢復舊貌。但對於高級別彩畫,能複製的技師已很少了,彩畫技藝需要更多的人來繼承和發展。
據瞭解,這七幅廊心畫最近一次修繕是上世紀70年代初期,當時的彩畫匠師基本都能按照建築彩畫原狀進行施工,但是由於彩畫工藝傳授採用的是言傳身教的方法,所繪製的內容題材是靠工匠們常年積累的經驗作畫,隨意性較大,所以水平也是不同的,但基本保持了頤和園彩畫的總體風格。
有關負責人同時說明,雖說目前廊心畫恢復舊貌在技術上可行,但是畢竟時下的傳統畫料顏色和當年的畫料存在一定差異,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絕對恢復“原材料、原工藝、原做法”是不大可能的。
未達到彩畫修繕指標不宜進行大動
在這七幅廊心畫上塗鴉刻字的現象最早出現在1977年,直到2009年,仍有人在破壞文物。在這期間,廊心畫爲何沒有進行修繕?
頤和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頤和園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是頤和園作爲世界文化遺產的有機整體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頤和園的人文價值與歷史印記的載體。頤和園的展示方式是全方位的,採用了原真陳列的方式,即最小干預的做法。因頤和園年接待遊客已突破1500萬人次,遊客大量密集的區域,在不破壞文物本體的情況下,不得已才增設保護措施,採用一些適度的物理隔離的方式,避免因遊客密集而傷及脆弱的建築構件。如德和園、排雲殿等景區的楹聯。而古建築的彩畫起到美化與建築木料的防水作用,有“十年一小修,五十年一大修”的固定修繕週期,沒達到彩畫修繕指標不宜進行大動。
這七幅廊心畫至今已有40餘年,雖然這期間曾遭遊客的刻畫,但是沒有出現起鼓、酥鹼等修繕指標,且整體風貌保持較好。頤和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不能簡單地因爲存在刻畫就剷除重繪,這樣有悖於“最大限度保留、最小干預”文物保護原則。
這次遊客關注的不文明刻畫事件,大都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刻畫的。幾年來,遊客的文明程度越來越高,特別是2008年之後,遊客的文明素質有了質的提高。
爲了防止遊客的不文明行爲,今後頤和園將增派工作人員,加強巡視與勸阻。不遵守公園管理的遊客,還可按照現行的《北京市公園條例》,在建築物、構築物上塗寫、刻畫等行爲,可處以5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會依法承擔賠償責任。頤和園公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除了加強執法,還會加強文明遊園的宣傳工作。
內存
清式彩畫分三種形式
清式彩畫分爲“和璽彩畫”、“旋子彩畫”和“蘇式彩畫”,等級依次降低。
和璽彩畫:清殿式彩畫中等級最高的一種,主要用於宮殿,壇廟,陵寢的主殿、堂、門,是在旋子彩畫基礎上演化而來,繼承彩畫“三段式”構圖。頤和園的仁壽殿等古代皇帝辦公區域使用的是這種彩畫手法。
旋子彩畫:清殿式彩畫中等級次於和璽的一種彩畫,應用廣泛。多用於宮殿、壇廟、陵寢的次要建築和寺廟等族羣中的主次建築。頤和園的耕織圖等景區有所應用。
蘇式彩畫:清殿式彩畫中用於住宅、園林中的一種彩畫。源於江南蘇州一帶,傳至北方,進入宮殿成爲官式彩畫的一個重要品種。頤和園長廊、諧趣園等景區可以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