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在“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背景下,一個充滿活力的年輕“創客”羣體火了。今年全國兩會,“創客”更是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社會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進步的推動,科技創新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養更要從娃娃抓起。作爲第29屆天津市科技周的重點活動之一,“科技創新創未來,創新生活你我他”——天津青少年科技“創客”養成互動體驗活動在剛剛過去的週末吸引了衆多學生和家長們的目光。

在體驗中培養創新興趣
在機器人專區,北方網新媒體記者見到了正在組裝機器人的白浩天,他正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組裝一個主體約有50釐米高的罐子型機器人。機器人的頂部放一個漏斗形的裝置,罐子底側還有一條管子延伸出來。手一靠近漏斗,漏斗上面的蓋子就會自動打開,“平時,廚房垃圾就可以放到這裏來,機器人的身子設置了處理裝置,垃圾可以立即處理,處理完了直接通過管道排出去。”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個裝置就是希望經過處理減少廚房垃圾對環境的污染。此外,通過組裝機器人能讓孩子們從感官上了解物理知識、數學知識。
白浩天今年10歲了,週末在媽媽吳女士的帶領下來科技館參加體驗活動。吳女士告訴北方網新媒體記者:“其實我幾乎每週都會帶孩子來科技館活動,這個週末正好趕上科技周的活動,來的小夥伴比較多,孩子玩得更起勁了。”
說起對孩子的科技創新培養,吳女士坦言,最初的時候並沒有刻意去培養,只是孩子從小就喜歡拆裝玩具,對一些新奇的事物感興趣。5年前第一次帶孩子來科技館,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一有空就被央求帶他來這裏玩。慢慢地,自己和丈夫也開始總結經驗,給孩子買一些科普讀物,選擇玩具也更加有針對性。

在聚集中疊加創新智慧
活動中,天津市閩侯路小學副校長馬蘭芳親自帶隊組織學生和家長們來現場體驗。她告訴北方網新媒體記者,學校非常重視對學生的科技創新培養,幾年前就開設了小金鷹科學院,學院包括小金鷹機器人俱樂部,小金鷹環保愛好者協會,以及小金鷹科學家工作室等,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喜愛的項目。
“以小金鷹機器人俱樂部爲例,學校會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進行‘梯次’培養。低年級學生會從給機器人搭建零部件開始做起,在操作的過程中,老師會將涉及到的物理學知識諸如槓桿、滑輪等滲透到教學中。雖然孩子們對這些原理可能不瞭解,但是因爲之前體驗過這些實驗,等到他們真正在課堂上學習到這些知識的時候會非常輕鬆。”馬蘭芳接着說:“高年級的同學則會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程序的錄入,今年FLL項目(是一項引進的青少年國際機器人比賽項目)的主題是‘無界課堂’。在一個事先預定好的場地內,參賽者根據要求完成指定項目,諸如讓機器人去圖書館、運動場,每個項目完成後會有相應的分數。” 馬蘭芳欣喜地告訴北方網新媒體記者,近幾年,小金鷹俱樂部成績非常好,獲得過天津市青少年機器人競賽FLL機器人挑戰項目的冠軍和亞軍以及機器人足球項目的冠軍。
談到對小“創客”們的培養,馬蘭芳認爲,將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孩子們聚集在一起,他們會更有共同語言。這些孩子中,有的動手能力強,有的執行能力強,通過他們的配合,思維方式的多樣性會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這是一種智慧的疊加,而且1+1>2。

天津科學技術館副館長張麗認爲,培養青少年創客,就是要培養青少年的創意思維、團隊精神和實操能力。讓他們在科學原理的支撐下,通過實踐完成創意。此外,現在的孩子多爲獨生子女,自我意識強,並不懂得團隊合作,參加集體活動還有助於培養陪他們這些方面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家長的關注往往決定了孩子的發展方向,通過體驗活動,首先去吸引家長對少年‘創客’的關注,進而瞭解他們的需求和興趣點。少年‘創客’不是高大上的東西,大家都可以接觸,可以參與,家長可以從小培養孩子熱愛動手、熱愛創意的興趣,並給予針對性的引導。”張麗說。(北方網新媒體記者柴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