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今年8月,位於武清區下朱莊街南湖景區的第三屆中國綠化博覽會將正式開幕,隨着時間逐漸臨近,各參展單位展園建設陸續進入收尾階段,依次揭開神祕面紗。近日,記者來到建設進展較快的黑龍江展園,在項目負責人莊嚴的帶領下,領略展園的風采。
“目前,黑龍江展園已完成整體工程建設進度的95%,民俗風情雕塑、赫哲族、中俄文化背景牆等均已完工,正在進行大森林景觀區效果提升、人造溼地注水和草皮鋪設工作,5月20日前將全部竣工。”莊嚴向記者介紹道。據瞭解,黑龍江展園佔地2000平方米,整體設計注重展示該省遠古大森林、大溼地以及少數民族的狩獵生活場景,體現地域自然人文特徵。展園內總體地勢西北部、北部和東南部偏高,地形由山地、臺地、平原和溼地構成,與黑龍江自然地貌相吻合。
談到展園的區域劃分,莊嚴帶領記者邊參觀邊講解:“展園總共分爲大森林景觀區、溼地景觀區、歷史文化展示區、特色植物區四個部分。來到展園,首先看到的是大森林景觀區,我們利用黃綠色鋼結構模仿水曲柳、黃菠蘿、核桃楸東北‘三大硬闊’修長葉子的形狀,打造立體大枝葉造型,與仿木的入口背景牆組合,營造北方森林粗獷、厚重的意境。溼地景觀區與大森林景觀區靈活穿插,運用水面打造溼地景觀效果,注水後,丹頂鶴雕塑佇立岸邊與千屈菜、水蔥、蘆葦等水生植物交相輝映,豐富的景觀層次與水霧相結合,呈現神祕而浪漫的場景。歷史文化展示區位於展園的最後方,採取傳統的木燙畫技術在防腐木上進行雕琢,展示黑龍江造林綠化成就及地域文化特點,在周邊綠植背景林的映襯下,形成唯美自然的生態景緻。特色植物區環繞全園,選用黑龍江特色樹種白樺樹作爲主要林木,同時種植樟子鬆、雲杉、五角楓等,並配合灌木、草本植物,體現北方獨特的闊葉混交林及針闊混交林自然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