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紀委信訪室,一個直接與來訪人員打交道的部門,被視為紀檢監察案件線索來源的『主渠道』。
所有的違紀違法線索,通過來電、來信、來訪、網絡舉報等多重渠道,在區紀委信訪室匯集,隨後根據線索性質內容被分發到不同的部門,進入初步核實、案件查辦等階段。
正因如此,信訪室在紀委系統內,更多了一層特殊性。在紀委信訪室待了近10年的老信訪人劉霞(化名)如此總結她的工作:『一個好的紀檢監察信訪乾部,有著多面角色,既是聽眾,是記錄員,又是解說員和翻譯員,還是裁判員。』
耐心接待給來訪者吃『定心丸』
一天下午2點25分,豐臺區紀委信訪辦公室內,劉霞正在接待兩名前來反映情況的男士,這是從早上到現在,她接待的第四批來訪人員。
『中午吃飯了嗎?』劉霞一見他們,立馬兒站起來笑著打招呼。這兩人近段時間幾乎每周都會來一次,因為來得勤,劉霞與他們都熟了。
他們反映的是某鄉乾部受賄的問題。劉霞耐心地告訴他們現在的進展,『調查組已經過去調查了,還要等著調查組的最終情況。』
雙方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著,一名男士再次說起許多細節,說到激動處,站在劉霞面前比劃著,又砰砰捶牆。
劉霞面不變色,微笑著用言語安撫,『您別激動。您放心,我們決不包庇、不隱瞞,有什麼事我們會實事求是地去核查,你們別太著急。』
在劉霞的勸慰下,這名來訪人情緒平靜下來。聊了近半小時後,兩人答應下周三再過來問問進展。
『遇到當事人情緒不穩定的時候,你必須得穩住。』劉霞說,不管來訪人員是什麼狀態,『我們首先必須得認真、耐心地聽。聽完了纔能知道上訪人員說的是什麼事,纔能知道這個事是不是歸紀委管,如果不是,應該找誰、有哪些政策等等。』
作為一名在信訪室工作多年的老信訪乾部,劉霞應付這些情況游刃有餘,但達到這種『境界』,她也『磨練』了許多年。
淡定應對『情緒激動』的當事人
2002年6月,30歲出頭的劉霞從豐臺區城管大隊調任豐臺區紀委信訪室。
那時候的信訪工作相對較少,劉霞主要的工作是紀錄、整理來信,接待來訪、來電等。
劉霞接待來訪人員時,總是和顏悅色,但不是所有的來訪人員都會『買賬』。
來訪的很多人,會按正常程序來反映問題,但也有流淚哭泣的,也有哀求不止的,也有威脅的,還有在信訪室內『動武』的。
劉霞記得,有一次一名老太太和兒子一起來反映問題,老太太說著說著,情緒激動背過氣去了,兒子當時就急了,抄起地上一個暖瓶,就要朝接訪人員扔過去。所幸劉霞眼疾手快一把接住。
另一件事也一直讓劉霞記憶深刻。『一位女士因個人房子問題,找到區紀委反映情況。』當天正是劉霞接待了她,按照規定,這並非紀委部門的職責范圍,看到女士哭得可憐,劉霞幫忙向區房管局進行了協調,但未能得到滿意解決。
這名女士情緒異常激動,暈倒在了現場。劉霞趕忙撥打了120,又陪著一起去了醫院。誰知,這位女士的丈夫一來到醫院,不問青紅皂白,就在急診室裡指著劉霞的鼻子破口大罵。
『我從來沒有這樣被人指著鼻子罵過。當時那個氣啊,可是還不能跟他吵。』劉霞說,安頓好那位女士,她忍氣離開。還好,對方情緒平靜後,當天中午又趕到區紀委,跟劉霞賠禮道歉。
乾這一行久了,劉霞心態也平靜了許多。劉霞很感謝當年信訪室的一位老主任,『是她把我帶進了門,教給我很多東西。』
劉霞至今還記得那位老主任對她說的話,『信訪工作就是一個橋梁、一個紐帶,百姓有怨氣只能通過這裡來反映、傾訴,他們發泄一下有什麼不可以的呢。我們信訪人就是做這項工作的,面對任何情況任何人,都必須要淡定。』
十八大後信訪舉報四成靠來訪
2008年,劉霞調到區紀委監察局糾風室工作,後又到區商務委掛職鍛煉;2012年再次回到區紀委信訪室。
這次回歸,讓劉霞感受到了極為明顯的變化。
『以前的信訪量比較平穩,主要就是來電和來信。』劉霞說,那時紀檢監察的信訪,80%都是信件,10%是電話,10%是來訪。
十八大以後,信訪量大增,紀檢監察信訪部門的壓力也驟增。
2014年6月,豐臺區紀委內設機構調整後,原來的區政府行政投訴也合並到了紀委信訪室,信訪室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紀檢監察信訪舉報『收發室』,實現了紀檢監察信訪舉報線索的統一歸口受理。
區紀委信訪室人員從最初的兩人增加到了4人,即便是這樣,仍然忙不過來。
『以前很多人可能是不敢來,但十八大以後,紀委的威信度提高了,大家對紀委也很信任,來訪增多,願意實名的也多了。』劉霞說,今年一季度,除去節假日、周末,已經有138批次來訪人員了,來訪的
人都是實名,『總體算來,十八大以來,來訪量達到40%,來信、來電佔到60%。』
為了方便群眾舉報,豐臺紀委在開通了信、訪、網、電的基礎上,又開通了『廉潔豐臺』微信舉報平臺,拓寬了群眾的舉報和情況反映的渠道。
隨著豐臺區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涉及到征地拆遷、重點工程、農村問題等方面的信訪舉報明顯增加,對具有一定人財物權力的科級乾部違反廉潔自律規定的舉報,也迅速上昇,在2012年達到峰值。此外,有關社區乾部違紀問題、社區換屆選舉問題的投訴、反映也明顯增多。
豐臺區紀委建立月、季度、半年和全年信訪信息分析工作制度,對信訪受理情況、被舉報人員情況、反映問題情況等進行專項分析和系統梳理。劉霞說,信訪信息可以說是社會信息的晴雨表,『通過對信訪信息的匯總分析,就可以知道老百姓在哪些方面的不滿和意見最大,並及時反饋給政府,為政府相關決策提供依據。』
不斷『擴容』當好『政策翻譯機』
劉霞的另一個感覺,是有許多並非紀檢監察職責范圍內的事情,也有很多人來找紀委。
今年3月份,有個老太太買了空氣淨化器,可是又不想要了,廠家不給退,她就找到了豐臺區紀委。劉霞詳細告訴老太該找誰、怎麼找後,忍不住問老太太,『阿姨,您知道紀委是乾嗎的嗎?怎麼會想起來找紀委呢?』
結果老太太的回答讓劉霞樂了:『現在不是都說有困難找警察,有問題找紀委嗎?』
『其實這也是側面反映了老百姓對紀委的信任。』劉霞說,原來大家對紀委的認識度不是很高,很多事不知道或者是不敢來反映,但現在這方面有了很大改觀。
但從個人角度來說,劉霞也感受到了更大的壓力。
隨著紀委作用的凸顯,信訪部門的工作也越來越重要。『來訪人員的素質大大提高,過去你可能知道與紀檢監察信訪相關的條規政策就可以了,但現在不行。』劉霞說,她曾接待過的一個老人,原是農民,可後來為
了更好地反映情況自學了法律,還拿到了法律專科文憑,『你要是業務知識不紮實,就會被來訪人員問倒。』
劉霞說,現在不僅僅是要學習紀委信訪人員所要了解的相關知識,政府部門的其他政策、規定等都必須得了解,就算不知道具體的條款,也必須知道大體的政策和方向,『不然你不懂怎麼跟別人說呢?』
她總結說,做信訪工作,最重要的是心態。『有的年輕人,可能在家裡很受寵,但在接待信訪時,可能會受氣,心裡不平衡,但必須得調整好心態。』劉霞說,一個好的信訪員,一定要是一個耐心的聽眾、合格的記錄員、專業的解說員和翻譯員,更要是個公正的裁判員,『一方面,耐心地聽,認真地記,專業地解釋,把政府的政策翻譯、解釋給來訪人員。另一方面,要判斷舉報是否屬實。如實舉報的必須正確對待、認真受理,刻意誣告陷害的更要依紀依法嚴肅處理。這是一個多面角色,永遠需要不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