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國家主席習近平23日在人民大會堂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相關國際問題專家認爲,習近平此舉體現了中方對中日民間交流的高度重視,有助於推動兩國關係進一步改善。不過,今後一段時間兩國關係能否平穩發展,還要看日本領導人能否同中方相向而行。
釋放友好信息培養民意基礎
23日晚,3000多位來自政治、經濟、旅遊、文藝等各界的日本友好人士齊聚人民大會堂,這無疑是近年來中日兩國民間交往的一次盛事,也受到兩國媒體的高度關注。專家指出,習近平主席利用這樣的場合發表重要講話,向日本民衆釋放友好信息,有助於培養日本社會中希望兩國關係健康發展的民意基礎。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所教授周永生認爲,兩國民間交往難免會受到政治環境的影響,一段時間以來,日本民衆在政府和輿論的誤導下,出現了一些對中國的誤解。習近平主席親自出面開展公共外交,告訴日方“中國高度重視發展中日關係,儘管中日關係歷經風雨,但中方這一基本方針始終沒有改變,今後也不會改變”,能夠爲兩國關係改善營造有利的輿論氛圍。
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高洪認爲,如此大規模的代表團訪華,本身就表明日本民間期待改善兩國關係的大有人在,他們願意採取友好、積極的態度和方式面對存在的問題。大會上,中日各界人士共同發表呼籲兩國加強民間交流合作、爲中日世代友好攜手努力的《中日友好交流大會倡議書》,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劉江永說,中日兩國一衣帶水,分別是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經濟體,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展現出的對發展中日關係的負責任態度,不僅關係到中日兩國,對亞太和整個世界都具有重要意義。
以民促官推動關係發展
習近平指出,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間,中日關係前途掌握在兩國人民手裏。越是兩國關係發展不順時,越需要兩國各界人士積極作爲,越需要雙方加強民間交流,爲兩國關係改善發展創造條件和環境。
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楊伯江認爲,中日關係源遠流長,兩國民間交往的紐帶豐富而堅韌。新中國成立後,中日民間力量就對兩國官方關係發展發揮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後,每當兩國關係發生問題時,仍需要通過民間進步的力量幫助糾偏,促進日本政要作出某些改動。”高洪說,對國家關係的改善、兩大民族的友好而言,民間層面的理解和認同非常重要。
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指出“鼓勵兩國各界人士特別是年輕一代踊躍投身中日友好事業”。高洪說,中日關係的順利發展要寄希望於年輕一代,所以習主席特別強調青年交往,希望他們在接觸和交往過程中瞭解歷史,瞭解兩國關係改善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專家指出,國之交在於民相親,若能以中日友好交流大會的舉行爲契機,進一步擴大兩國雙向交流,開創國民大交流的新時代,那對推動中日關係穩定發展將具有重要意義。
敏感問題猶存日本領導人切莫任性
習近平指出,當年,日本軍國主義犯下的侵略罪行不容掩蓋,歷史真相不容歪曲。對任何企圖歪曲美化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歷史的言行,中國人民和亞洲受害國人民不答應,相信有正義和良知的日本人民也不會答應。
楊伯江認爲,此次中日友好交流大會是近來兩國關係改善邁出的又一步伐,然而鑑於歷史、安全、政治等領域的問題,這一態勢能否保持下去,還面臨不確定性。
“今年是特殊而敏感的年份,日方在歷史問題上的有關言行對中日關係的影響是直接的,我們尤其關注預計‘8·15’要公開發表的‘安倍談話’是繼承還是拋棄‘村山談話’,這會直接影響到中日關係的走向。”楊伯江說。
周永生說,推動中日關係發展,一方面需要日本領導人保持克制,不要挑戰中國在相關問題上的底線;另一方面也需要利用好改善兩國關係的有利時機,不斷擴大交往,在交往中進行溝通,在溝通中積累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