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新華社電韓國保健福祉部宣布,將在互聯網以多語種公開韓國醫療機構為外國人實施整形手術的費用,以防醫療機構和中介『宰客』。針對赴韓整形人群中佔比最大的中國游客,『整形價目表』中文版已經率先出爐。
涉50個項目價目表
記者29日打開韓國醫療信息網站www.medicalkorea.or.kr後發現,網站中文頁面已經出現『整容整形手術及微創手術診療費』信息表,詳細介紹了眼、鼻、面、胸等部位及全身整形手術總共近50個項目的最高和最低診療費、手術所需時間和術後恢復時間等信息。
據韓國保健福祉部介紹,網站預計下月陸續推出英語、日語、俄語和阿拉伯語等版本的『整容價目表』。
網站介紹,這些信息由韓國保健福祉部與大韓整容外科醫師會調查各整形醫療機構針對外國顧客的收費情況後整理得出。
除價目表外,網站針對外國患者在韓接受整形手術的安全列出幾條注意事項,包括『事先確認中介或醫療機構是否合法』等。保健福祉部還打算在網站新增注冊醫療機構及中介查詢和非法中介舉報等功能,方便外國患者尋找合法醫院和中介。
中國游客多『被宰』
韓國政府這一舉措意在避免整形行業『宰客』行為對韓國醫療觀光產業造成不利影響。
據了解,在外國游客助推下,整形業已經成為韓國醫療觀光產業的吸金主力。2009年至2013年的5年間,韓國整形業收入增長13倍,同時帶動旅游、餐飲、住宿等多個行業發展。不過,整形業的急劇膨脹伴隨著各種亂象,其中之一就是『宰客』。
韓國媒體先前報道,韓國整形業存在多重收費標准,對外國消費者的收費通常高於本國人,其中對中國游客收費最高。另外,由於赴韓整形的外國人多數通過中介尋找整形機構,他們支付的費用中還包含相當比例的中介費。
如果碰上非法整形機構和無良中介,消費者損失可能更大,而『黑中介』並不在少數。韓國警方26日宣布,首爾西部地方法院批捕了十餘名非法整形中介。這些中介以中國游客為對象,為其在韓國接受整形手術牽線搭橋並從中獲得非法收益。
中介橫行效果或有限
韓國保健福祉部數據顯示,赴韓整形的外國人數量2013年達到24075人,近3年來年均增長70.5%,其中大約七成是中國人。據新華社駐首爾記者姚琪琳了解,韓國政府還提出了2020年醫療觀光產業吸引100萬海外游客的計劃。
不過,如果韓國不采取措施整治整形業亂象,海外消費者可能流失。姚琪琳說,正因為如此,韓國整形業部分人士呼吁政府實施更嚴格監管,政府此前也曾出臺一些措施,但收效有限。
公開整形費用對規范整形機構和中介收費或許會有一定作用,但能否完全消除外國人多交費的局面?姚琪琳說:『應該會好一些,但由於語言障礙,很多外國游客還是會通過中介尋找整形機構。』她說,目前韓國整形機構大約70%的客源由中介招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