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廣東出現全國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綜合徵確診病例,有關部門在該省追蹤到的密切接觸者已達38名,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廣東省疾控專家稱,中東呼吸綜合徵與非典雖同屬冠狀病毒,但屬於不同分支,尚無證據表明具備持續人傳人能力,公衆不必過於恐慌。而對於該病毒的感染、傳播,世衛組織目前的結論是,尚不能滿足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條件。
——中東呼吸綜合徵與SARS有何區別?廣東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何劍峯表示,不少網上的報道用“類SARS”來定義中東呼吸綜合徵,兩者雖然同屬冠狀病毒,但不屬於同一個分支。現有研究表明,中東呼吸綜合徵可能是一種人獸共患病,文獻顯示可能跟蝙蝠有關,中間宿主可能是單峯駱駝。根據目前已知的病毒學、臨牀和流行病學資料,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已具備有限的人傳人能力,但無證據表明該病毒具有持續人傳人的能力。
——中東呼吸綜合徵世界影響有多大?記者在世界衛生組織官網獲悉,從2012年沙特阿拉伯首次發現該病毒,到今年5月25日,全球向世衛組織報告發生了1139例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感染實驗室確診病例,包括至少431例相關死亡病例。但世衛組織關於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國際衛生條例》突發事件委員會的一致結論是,尚不能滿足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條件。
——何爲密切接觸者?密切接觸者是否會無限制蔓延?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林錦炎表示,“密切接觸者”是醫學專有名詞,主要是根據“距離遠近、密閉空間大小、接觸時間長短”三個指標進行綜合評估,並非普通公衆所謂的“見過面,說過話”就是密切接觸者。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隔離醫學觀察,時間爲兩週,包括測體溫,觀察身體指徵,樣本檢測等內容。
——首例患者涉及粵港兩地,兩地如何對接?林錦炎說,早在2003年非典以後,粵港澳已建立一個傳染病專家會商制度,每年有一個定期專家會議,還有一些不定期專家小組會議,如之前H7N9禽流感、登革熱,均有舉行商討會議。此次發現首例中東呼吸綜合徵,香港和廣東保持密切聯繫,隨時有信息技術方面的交換。
——早期症狀是什麼?中東呼吸綜合徵早期症狀與普通感冒無異。據國家衛計委通報,中東呼吸綜合徵典型病例常呈現發熱、咳嗽和氣短等症狀,在檢查中經常發現肺炎表現。胃腸道症狀,如腹瀉等也有報道。重症病例可導致呼吸衰竭,需要在重症監護室內機械通氣和支持治療。部分病例可出現器官衰竭,尤其是腎衰竭和感染性休克。病死率大約爲27%。何劍峯表示,早期中東呼吸綜合徵與感冒症狀頗爲相似,前往醫院就醫時務必告知醫生自己的流行病學史。
——哪些人員易感染嚴重病症?世衛組織提醒,“在對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得到更好認識之前,糖尿病、腎衰竭、慢性肺部疾病和免疫受損者被認爲屬於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感染嚴重病症的高危人員。這類人員應當避免與動物產生密切接觸,尤其是駱駝。”
——日常預防需要注意些什麼?林錦炎提醒,前往海外,尤其是中東旅遊,更要養成良好的衛生和飲食習慣。首先,該病毒以呼吸道傳播爲主,勤洗手非常關鍵;其次,在中東地區儘量吃熟食,避免食用和駱駝相關的生肉、生奶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