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身爲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總書記時刻心繫少年兒童的成長和未來。這位在孩子們眼中可愛可敬的“大朋友”時常來到孩子們的中間,參與體驗孩子們的生活並留下很多發自肺腑的寄語。
正值“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學習路上帶您回顧習近平總書記與孩子們在一起的多個小故事,讓“習爺爺”教教咱們“好孩子”需要咋培養。

時間:2013年5月29日
地點:北京市少年宮
事件描述:習近平同來京參加交流體驗活動的全國56個民族、革命老區、災區、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少年兒童和農民工子女,以及首都城鄉少年兒童代表1600多人,一起參加“快樂童年放飛希望”主題隊日活動。
人生靠勞動創造 從小就要樹立勞動光榮的觀念
習近平對孩子們說,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你們從小就要樹立勞動光榮的觀念,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幫着做,公益的事爭着做,通過勞動播種希望、收穫果實,也通過勞動磨鍊意志、鍛鍊自己。
保護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 少年兒童要發揮小主人作用
到了城市生態系統觀測站,少年兒童正在老師指導下用儀器讀取各種環境因子數據,習近平上前向孩子們詢問情況,同孩子們交流對環保的認識和理解,聽孩子們講他們掌握的關於好天氣的主要指標、PM2.5的具體危害等方面的知識。習近平說,大自然充滿樂趣、無比美麗,熱愛自然是一種好習慣,保護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少年兒童要在這方面發揮小主人作用。
要像海綿吸水一樣學習知識 還要勤于思考
得知正在進行“美好家園創意搭建”的是來自汶川、玉樹、舟曲、蘆山等災區的少年兒童,習近平走過去聽孩子們介紹,肯定他們建設美好家園的決心和信心,稱讚他們體現先進建築理念的創新創造意識。習近平對孩子們說,想象力、創造力從哪裏來?要從刻苦的學習中來。知識越學越多,知識越多越好,你們要像海綿吸水一樣學習知識。既勤學書本知識,又多學課外知識,還要勤于思考,多想想,多問問,這樣就能培養自己的創造精神。
少年兒童從小就要立志向、有夢想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習近平牽着孩子們的手,來到大廳中央,觀看各族少年兒童“手拉手、心連心”聯歡活動,爲他們的文藝表演鼓掌加油。他對簇擁過來的孩子們說,每個人都是從孩子長大的。實現我們的夢想,靠我們這一代,更靠下一代。少年兒童從小就要立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長大後做對祖國建設有用的人才。

時間:2014年5月30日
地點: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
事件描述:習近平看望少年兒童,參加少先隊員入隊儀式,瞭解學校開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情況,並同少先隊輔導員、教師、少兒工作者、家長、學生代表座談,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各族少年兒童致以節日問候。
要多背誦一些優秀古詩詞 長大後才能文思泉涌
聽了同學們齊聲背誦《少年中國說》,習近平表示,你們就是要從小精神起來、抖擻起來。國家進步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文化軟實力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同學們要多背誦一些優秀古詩詞,長大以後才能文思泉涌。
孩子們要文明精神、野蠻體魄
在與少先隊輔導員、教師、家長、學生等代表座談時,總書記談起了足球要從娃娃抓起。習近平說,大家都知道我喜歡足球。其實,我還喜歡着籃球、網球,而且很喜歡武術。總書記希望孩子們要文明精神、野蠻體魄,把身體鍛鍊好,把知識學好。
記住要求 在少年時代就能夠嚴格要求自己
習近平在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主持召開座談會時表示,由於大家還在學習階段,社會閱歷不多,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涵義不一定能理解得很深,但只要牢記在心,隨着自己年齡、知識、閱歷不斷增長,會明白得更多、更深、更透。在成長過程中,要結合學習和生活等實踐,不斷想想所記住的這些要求,不斷加深理解。古往今來,大凡很有作爲的人,都是在少年時代就能夠嚴格要求自己。
心有榜樣 要學習英雄人物、先進人物、美好事物
習近平在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主持召開座談會時表示,我國曆史上有很多少年英雄的故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中也涌現了大批少年英雄。今天,好兒童、好少年就更多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大家要把他們立爲心中的標杆,向他們看齊,像他們那樣追求美好的思想品德。這就是孔子講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
從小做起 一點一滴積累養成好思想、好品德
習近平在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主持召開座談會時表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每個人的生活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組成的,養小德才能成大德。聽說有的同學喜歡比吃穿,比有沒有車接車送,比爸爸媽媽是幹什麼工作的,這樣就比偏了。一定不能比這些。要比就比誰更有志氣、誰更勤奮學習、誰更熱愛勞動、誰更愛鍛鍊身體、誰更有愛心。
接受幫助 就是要聽得進意見,受得了批評
習近平在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主持召開座談會時表示,一個人不可能十全十美,總是在克服缺點、糾正錯誤的過程中進步的,正所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少年兒童正在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過程中,需要得到幫助。不要嫌父母說得多,不要嫌老師管得嚴,不要嫌同學們管得寬,首先要想想說得管得對不對、是不是爲自己好,對了就要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