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新華社“我報道”微信報道,可能只幾分鐘,“東方之星”就翻了,把數百個家庭丟進焦慮和悲痛的苦海。這塊長江遊輪曾經的“招牌”在6月1日晚上成爲456個人(405名旅客、46名船員、5名導遊)的“泰坦尼克”。
截至2日18時,此次翻船事件救出19人,其中14人生還。交通部說,救援仍在緊張進行,生還者可能繼續增加。
一次充滿期待的旅行
5月28日下午1點15分,這艘“21歲”的大船從南京五馬渡出發沿長江而上。業內俗稱服役期15年以上的船舶爲“老年船”,這次用在“東方之星”身上算得上名副其實。
船上405名遊客中多數來自上海協和旅行社組織的“夕陽紅”老年團。團員年紀在50歲到80歲,是現實生活中人們熟悉的那個羣體——忙了一輩子終於可以休息一下的爸爸媽媽們。
五月底六月初是三峽及沿途旅遊旺季,山清水秀,氣溫也不高。相對陸上行程,遊輪遊行程安排相對鬆散,對體力較差的老人來說白天慢慢玩,晚上好好休息再合適不過。“東方之星”算不得豪華遊輪。旅行社的宣傳單說,價格最高的是一等艙二人間平鋪2298元,最低的是三等艙六人間上鋪1098元,這種“超低價”顯然也易獲得老人的青睞。
上海人張建偉的老伴參加了老鄰居組織的這次長江遊。28號早上,他把老伴從上海的周浦送到人民廣場,然後老伴隨團隊坐大巴去南京登船。“送上大巴時,大家都很高興,我老伴也是,老年人節約,難得出去遊玩一下。”張建偉回憶說。
這本是一個令人充滿期待的旅程。十一天,從南京溯江而上,1400多公里,兩岸無限風光,6月7日抵達終點重慶。
有人要看看教科書裏提到的巫山神女峯,感受“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舒暢;有人要去赤壁古戰場,實地領略三國風雲;有人要看看三峽大壩,畢竟這巨大工程讓人生出“馴服長江”的豪邁……。這一趟,有些人是自掏腰包“瀟灑走一回”,也有些人是兒女盡孝、爲父母買單。
28日13時30分,在上海的小王收到了父親王菊民發來的“報平安”短信:“我已經上船了,船也開始開了,一切都很好,請放心。”這是老王近年來爲數不多的出遊,小王有點擔心,回覆“好的,當心你的手”。
29日9時15分,老王因爲前一天晚上沒打通女兒的電話,趕忙在早上給小王發了短信:“小美女醒了嗎?昨天晚飯時間不在家嗎?我打了幾個電話沒人接是否到外面吃飯了。我這裏很好就是吃的減肥菜,其他都很好……”
在接下來的幾天旅途中,小王一直與老王通過短信和電話保持聯繫。和父親的通話時長往往很短,因爲“漫遊多花錢”,他捨不得。
張建偉也會每天早晚給老伴打個電話,“我時常囑咐她玩歸玩,自己當心。”他一直計算着的老伴的行程,“哪一段時間到哪我有數,船上水了就很慢了。”
這樣的例行問候一直延續到1日晚,誰都沒刻意多說幾句。
那天傍晚時分,人們結束了在湖北赤壁的遊覽後上船休息。大家看了赤壁摩崖石刻、周瑜塑像、參觀拜風臺、鳳雛庵、翼江亭。這些曾經聽聞的名詞出現在眼前,讓61歲的殷老爺子很興奮。
他和老友約好尋訪三國故地,回去好給8歲的外孫講講《三國》裏的各路英雄,這天算是了了一個心願。睡前他跟在南京的外孫通電話,祝他兒童節快樂,小傢伙甜甜地說等爺爺回來。
晚上9點,張建偉和老伴通了一次電話,“她問我上海熱嗎?我說上海31度,她說這裏狂風暴雨,當時她說船在風雨中行駛。”
當時,他不知道這可能是最後一次跟妻子通話。災難即將來臨。
“好像碰上大麻煩了”
事發前,43歲的隨團旅行社工作人員張輝正在計劃次日行程。一些老人已休息了。外面突然風雨大作,電閃雷鳴。五月底六月初,是長江流域的雷雨季,也是航行的高危季。
“雨大都打在船的右側,很多房間都進水了,就算把窗戶關上也有水滲進來。”張輝回憶。
大約是21點20分,不少房間進水的遊客忙着把打溼的被子和電視機搬到大廳,張輝也從二樓右側的辦公室走回左側的臥室。這時,他發現船傾斜了:“傾斜度很大,有45度。一些小的瓶子開始滾落,我撿起來,它們又滾落了。”
他覺得不對,跟同事說:“好像碰上大麻煩了。”語畢,船翻了。“只用了半分鐘到一分鐘。”
他們倆人各抓起一件救生衣,抓住一切可以抓的東西向上爬,等到爬出窗戶,水已到脖子了。
“天很黑,船繼續翻。”張輝不會游泳,也來不及穿上救生衣,只好抓着救生衣一路漂下去。最初,他看到四周有約20人漂在水面,還有人呼救。約五分鐘後,他還聽到三、四名求救者的聲音,半小時後,再聽不到人聲了。
22點10分,岳陽長江水上搜救中心接到“銅工化666”船員來電,稱該船在天字一號北岸因暴雨拋錨時,看見兩個人在離船20米處往下漂,雨大無法施救,便報警了。後經覈實,那正是“東方之星”生還人員。
“銅工化666”運輸的是危險品,1日從湖北枝城卸完貨返空回銅陵。大約21:10分,船順流而下,與逆流而上的“東方之星”相遇。這是“東方之星”出事前最後一次被人看到。
船長李永軍說,“當時雨大得不得了,風估計至少7級”,“江面上能見度很差,就像下霧一樣,雷達被雨干擾了都掃不到東西”。當時兩船距離約有30米,但李永軍已很難看清“東方之星”。
中國氣象局專家組在實地查看後說,長江沉船事發時段當地出現龍捲風,持續15-20分鐘,風力12級以上。
李永軍決定讓船拋錨避雨。約22:10分,他正和船員聊天,突然聽見江上有人喊“救命”。
“當時根本看不清,聽聲音判斷離我們有一、二十米”,李永軍說,接着又看到一個人,“這次能看清,抱着救生圈。雨太大,根本沒法施救,我就衝他喊,往岸邊遊!”
接到報警的海巡艇冒風雨於23:51分救起兩人。這兩人告知,“東方之星”翻沉了。
無法接通的電話
上海市閘北區天目西路聯通國際大廈29樓的上海協和旅行社門外,2日一大早就擠滿了來打聽消息的人們。緊閉的辦公室大門上是手寫通告,稱公司負責人已趕往湖北事發現場,留下了兩個“無法接通”的電話號碼。
一眼就能看出誰是家屬:他們表情相同——無助、焦急和失落。另一個共同特徵是人人緊握手機,而最想要打通的那個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我還沒來得及好好孝順父母,他們的命實在太苦了。”王盛哭着癱軟在地,“又不是在海上,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真不該讓他們去。”
四月,王盛的父母在報紙上看到旅遊廣告,覺得價格實惠,就去旅行社報名了。王盛出於孝心,爲此次旅行買了單。“他們離家時開開心心,爸爸72歲,提議要去看三峽,但旅行社一定要家屬陪同。媽媽就陪爸爸一起去了,媽媽65歲。她本來不想去。早知道我陪爸爸去,至少我年輕,有力氣,會游泳,說不定還能救爸爸。我對不起他們。”王盛低下了頭。
1日傍晚5點,他曾給父母打電話,“是媽媽接的,她說一切都好,讓我照顧好自己。當時電話非常短,也沒有和爸爸通話,早知道這樣,就多打一會兒。”
小王也無助地擠在等消息的人羣中。“爸爸,等你回來,我要多燒點好吃的……”她已泣不成聲。
千里之外的湖北,在冰冷的江水了冒着“冰雹似”的大雨遊了一晚的張輝終於熬到到天亮,他看到了河岸!抓住漂浮的樹枝和蘆葦,他拼命向岸邊劃。第一腳踏上一塊石頭時,他懷疑是幻覺。
一個晚上,他從湖北漂到了湖南,此處是岳陽,距離事發地50公里。
被送到醫院的張輝要求給家裏打電話,第一句就是“我還活着”。妻子和15歲的兒子聽說了翻船,本以爲他凶多吉少,經歷了大悲大喜的家人哭聲一片。
“每個屋子裏醒目的位置都有救生衣,遊輪也是敞開式的,如果不是這麼快,應該會有更多人獲救。”說到這裏,他哭了起來。
張輝是此次最早獲救的人之一。而目前此次翻船事故已確認救出19人,其中14人生還,這意味着,出事20多小時後,仍有400多人失聯。
翻船事件已過去23小時,交通部繼續派潛水員加緊搜索艙室,擴大水面搜尋範圍,並加強對事發點沿江兩岸的搜尋力度。人們期待奇蹟發生。
六一是這次旅行的第五天,“東方之星”第七天才到宜昌,那是此行重頭戲——遊三峽的開始。
南京五馬渡,民間俗語——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爲龍。這本是吉瑞之兆,卻成爲“東方之星”上很多人不歸路的起點。
他們最終也沒有看到三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