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這次救援不僅是對中國政府反應能力、經濟和技術實力的檢測,同時也將考驗其應對輿論的能力。
美國《外交政策》稱,在中國,類似的災難通常會讓當局面臨風險。表現出任何輕視或者敷衍之情都很可能被廣泛報道,甚至事故背後存在的一絲腐敗或者放鬆監管都可能使官員丟掉烏紗帽。政府必須在實時發佈信息和公開接受掩蓋真相所遭受的譴責之間做出選擇。報道稱,自從社交媒體在2011年動車事故後,中國總體上支持更加透明的報道。這一次,關於翻船事故的議論主導了整個中國網絡,微博上相關的議論已經高達3.6億次。而官方顯然引導人們關於這次事故的議論。人民網等各大官方網站迅速創建了專門網頁,政府也及時發佈各種信息。儘管不少中國網民對這些信息持將信將疑的態度,但無論如何,所有人目前都團結在一起,爲數百人能夠安全獲救而祈禱。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張濤甫3日對媒體表示,總體上,政府在救援方面,展現出積極的態度和行動力。在突然災難面前,政府不僅要竭盡全力做好救援工作,而且要做好輿情處理,兩場戰役都要打好,特別在輿論複雜的今天。
張濤甫稱,整個人類社會進入風險社會,處於轉型當中的中國面臨雙重風險,急劇的轉型和各種突發性風險疊加,需要管理者在發展過程中克服不確定性,如何防範、減少、化解風險,考驗整個社會和管理制度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