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有WiFi嗎?』『密碼多少?』已經成為不少人打招呼的方式。雖然知道有風險,但『連』還是『不連』,有時候並不好判斷。
3日是第二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的『電信日』,在中華世紀壇舉行的網絡安全知識大講堂上,幾位專家也給手機安全上網支招了,其中就特別提到了連接公共WiFi的問題。
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專家李佳提示大家,在公共場合,一定要謹慎連接公共WiFi。如果使用,對於要求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的情況要提高警惕。我們可以先輸入假用戶名,如果是假的都可以通過,就說明是釣魚網站。另外,我們使用免費WiFi的時候,盡量不要登錄郵箱、社交等平臺賬號,以防重要信息被黑客竊取。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落紅衛給大家提供了更加詳細的手機使用安全錦囊:
要保護手機的物理安全。也就是說,手機最好別離身,別輕易借給別人用。
如果要處理掉手機的話,要把手機裡的資料都清除。
打開手機的開機密碼。
重要數據定期備份,包括遠程備份(雲備份)和本地備份。如果手機連接充電寶後提示你『是否信任這個設備?』,那就要小心了,它可能會竊取你的數據,所以不要隨便點『信任』。
並不是所有軟件都需要獲取定位、讀取聯系人等敏感權限。不用的時候關閉WiFi和藍牙接口。
安裝必要的防護軟件。
【彩蛋3/7】不明WIFI隨便連金融支付有風險
從6月1日開始,『我報道』在本屆網絡安全宣傳周期間向大家推送官方推薦的7大安全上網秘籍。組委會還專門做生動直觀的漫畫和順口溜方便大家記憶對應的安全隱患。集齊7條,召喚更強大的你。今天帶來的是第三條:
專家支招:
北京郵電大學互聯網治理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欲曉
WiFi的便利性很吸引人,但首先得保證安全。連接沒有密碼的WiFi帶來的風險主要有兩類:一是泄露個人信息。當你在WiFi下使用自己的通訊賬號或者郵件,WiFi熱點的提供者其實能輕松夠獲取你收發的所有信息,包括賬號和密碼。二是支付信息。如果你在不安全的WiFi下通過手機進行支付,那麼你的銀行賬號可能也會受到威脅。
建議大家在連接公共WiFi時,盡量不要使用需要賬號密碼的服務(包括即時通信、郵件等),尤其是不要進行支付類的操作。即使只是瀏覽網頁,也要提高警惕,防止智能手機被病毒、木馬等方式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