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廢報紙、飲料瓶、舊窗簾……這些我們生活中的廢舊物品,搖身一變成爲精美的藝術作品;工業中淘汰的汽車零件、廢棄的機具等,經過巧妙設計成爲令人驚歎的雕塑作品。6月5日,天津高新區發起舉辦的“舊物·新知”廢舊物藝術創作展開幕,用舊物回收進行藝術創作的方式,倡導低碳、節儉的綠色生活方式。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的主題是“踐行綠色生活”。藝術創作展上,由天津美術學院學生、航天神箭幼兒園兒童、華苑楓葉國家學校師生等帶來的藝術作品集中反映了這一主題。
“這些用舊窗簾製作的豆芽就是我的作品,我給它取名爲《成長系列》,展示了豆芽從萌芽到乾枯的狀態,反映了人的成長經歷。每個階段每個豆芽都有自己的特點,比如青年時期的豆芽有小辮子,成熟期的豆芽會留長髮,貼假睫毛。”天津美術學院雕塑系2011級學生張亞婷告訴北方網新媒體記者,這些萌萌的豆芽們都是她手工縫製的,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希望通過這種藝術創作拉近人與自然之間的距離。
展覽現場最吸引人的是一羣“大公雞”,仔細一看,就會發現這些“大公雞”都是用廢塑料袋、舊毛線、廢舊掃帚等製作而成的。這些“公雞”內部設置了機械裝置,連接電源後還會不停抖動身上的“羽毛”。據作者賈飛介紹,這組作品叫《不語不休》,這些整齊排列、不停抖動的機械雞實際上隱喻了人的一種狀態:集體無意識,反映了人們在催眠與被催眠的權衡與抉擇中,變得麻木和神經質。
展覽現場還展示了許多孩子們的作品。用飲料瓶製作的火箭模型、手工縫製的“大白”、用廢報紙摺疊的向陽花、風車……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在這些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活動無形中也培養了孩子們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據瞭解,此次展覽將持續到6月12日,免費向廣大市民開放。前來參觀的市民不僅可以近距離觀賞這些有趣的藝術作品,還可以進行投票,選出最受歡迎的作品。此次活動結束後,主辦方將根據現場投票情況和專家評議,評選出優秀作品,並將在高新區網站上公佈。(北方網新媒體記者段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