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6月2日上午8點,濱海新區中心漁港附近海域碧波盪漾,2015年本市渤海增殖放流正在這裏進行。只見一根橙色的水管一邊伸向海水裏,另一邊則和岸邊停放的4輛水車連在一起。幾十名水產專家、工人正在把一桶桶種苗輕輕地倒進水管裏,種苗每個大頭針一樣大,順着水管快速流進大海……
“今天放流的是什麼品種?數量有多少?爲什麼採用管道增殖放流?”記者問道。
“今天放流的是中國對蝦,放流數量是5000多萬尾。用管道放流可以提高種苗的成活率,減少對蝦苗的損傷,增殖放流的速度也比較快。”負責人趙鵬回答。
趙鵬進一步解釋說,過去放流一般都裝塑料袋,然後從船上把蝦苗傾倒在大海里,這樣對蝦苗的衝擊力較大。而現在改用管道式放流後,蝦苗可以自動流到大海里,成活率更高。另外,今年放流的中國對蝦蝦苗每個達到1.2釐米左右,個頭大,通過管道,更可確保其成活率。
市漁政漁港監督管理處負責人畢景義告訴記者,爲了加快恢復渤海灣水生態環境,興建渤海藍色糧倉,今年本市加大了增殖放流的力度,增殖放流種苗總量超過18億尾,比2014年增加了3億尾。放流的品種主要有中國對蝦、三疣梭子蟹、半滑舌鰨、牙鮃魚、梭魚、海蜇等幾十個品種。
“爲了兼顧保護渤海灣生態環境和增加漁民收入,本市加大了中國對蝦的放流力度。別看現在蝦苗還很小,但是到9月1日開捕後,它們就會長成大蝦,被漁民回捕後就可以豐富市民餐桌。監測數據顯示,近年來,本市人工增殖放流效益極佳。2014年,漁民回捕中國對蝦1000多噸,總產值超過2億元。”趙鵬笑着說。
要想放流好蝦苗,就要有一流的育苗場。在漢沽一家育苗場裏,上百個育苗池裏正在繁育着蝦苗。技術員說,爲了選育出好蝦苗,首先他們選用的親蝦都是從黃海北部捕撈上來的野生蝦。其優點是蝦體強壯,種質純天然無病害。一隻大親蝦,首次產卵可以達到80萬粒左右。第二是採用先進的育苗技術,目前主要是採取低溫控光技術,模擬渤海灣自然繁育方式育苗,水溫要控制在24℃左右,光照更要嚴格控制。由於採用多種現代化的育苗手段,使中國對蝦種苗成活率大大提高,爲向渤海灣增殖放流打下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