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爲了以社區常見病、多發病爲重點初步實現有序就醫模式,今年本市把建設醫療聯合體列入了“20項民心工程”。記者昨日從市衛生計生委獲悉,今年本市建立“醫聯體”服務試點方案已經確定,年內將在和平區、河西區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大醫院間建立10個醫療聯合體,提供專業導診建議和優先門診掛號服務、開設“醫聯體”門診、實現檢查結果互傳共用和診療信息互聯互通、方便慢性病患者基層用藥和探索慢性疾病雙向轉診以及開展基層人員進修學習共8項服務,緩解羣衆“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今年,本市在已開展和平區南營門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醫大總醫院合作的基礎上,還將啓動和平區南市街、新興街兩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醫大總醫院;和平區小白樓街、勸業場街、五大道街3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中醫一附院;河西區友誼路街、東海街兩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天津醫院;河西區天塔街、馬場街兩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環湖醫院間的合作,共計建立10個醫療聯合體。
通過試點,本市將發揮家庭責任醫生與社區居民簽約服務優勢,合理利用醫療資源進行上下聯動,以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病、多發病和診斷明確的慢性病爲重點,初步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服務模式,並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逐步向全市推廣,方便居民基層就近就醫,減輕大醫院“人滿爲患”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