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說起北辰區雙口鎮下河頭村,大多數人最先想到的是食用菌,然而今年,該村因地制宜多元化調整種植結構,引進20畝新品種秋葵進行試種植,目前已經定植成功,成活率接近100%,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路。
記者來到下河頭村的秋葵試驗田,雖然當天的風力達到了6級,秋葵秧苗也只有十幾釐米高,但是每棵苗的根都扎得又深又牢,葉子也是碧綠而舒展,絲毫沒有受到影響。技術員楊晨滿懷信心地說:“這些秧苗基本上都成活了,一個多月之後就能結出第一批果實,而且如果管理到位的話,每畝地產量能達到4000斤左右。”
雙口鎮下河頭村曾經以種植葡萄、玉米、茄子等農作物爲主,效益較低,村民們迫切希望引進新品種,增加收入。2010年,村集體調整種植結構,建起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基地,實現日產兩噸杏鮑菇。村民們也紛紛進入生產基地做起了產業工人,每月收入2000多元工資。可是從去年開始,全國食用菌行業受到產能過剩、餐飲業低迷等因素影響,普遍不景氣,價格一路走低,除去生產成本,利潤已經所剩無幾,下河頭食用菌生產基地也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從今年年初開始,村幹部們多次到外省市考察農產品市場和種植基地,並在天津農學院專家教授的幫助下,選中了適合村裏土質的秋葵。據瞭解,秋葵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口感脆嫩多汁,滑潤不膩,香味獨特,種子可榨油,是目前市場上很受歡迎的保健蔬菜。楊晨介紹說:“秋葵主要有兩大優勢,第一是管理非常簡單,耐鹼,後期蟲害比較低,這樣就保證了綠色食品的品質;第二是市場方面,現在每斤的批發價格一般在3塊錢左右,銷路也是非常好的。”
引進新品種是需要承擔風險的,如果不成功,買秧苗的錢和幾個月的人工投入就得白費,村民們都有所顧慮,不敢冒然嘗試。在這種情況下,村集體主動把風險承擔下來,投資4萬元引進了20畝秋葵秧苗,又請來技術員進行指導管理。下河頭村黨支部書記萬國富說:“我們村兩委班子仔細研究決定,今年集體先引進試種,效果好再動員村裏百姓種植,降低農民的風險。”
隨着秋葵定植成功,村民們也看到了增收的希望,大家都主動來到種植現場幫忙除草、澆水,學習管理技術,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村民陳剛說:“這肯定是好事,村集體投入的力度很大,如果成功了,我們又找到了一條增收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