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乾淨整潔的街道,井然有序的社區環境……在老新區人眼裏,這種市容形象和濱海新區胡家園街這個“城市老大難”很難沾上邊,而在今年開展“大幹150天”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活動後,胡家園街道市容環境“大變樣”。
該街創新模式,通過公開招投標、議標等形式,簽訂長效管護協議,建立了長效管護機制,切切實實地改善了百姓的生活環境,與此同時,該街在新區城市管理考覈的排名也不斷提升。
多重挑戰考驗“西大門”
胡家園街地處新區西部,與東麗區接壤。“我們街道現轄行政區域面積75.2平方公里,位於城鄉接合部,總人口13萬,其中外來人口7.5萬。”胡家園街道建設管理辦公室王十月告訴記者,“胡家園街道的垃圾產生量主要爲兩個源頭,其一來自本地居民,按照平均每人每天產生1.1公斤垃圾計算,胡家園街道每天產生垃圾100餘噸。其二則是‘垃圾下鄉’。”所謂“垃圾下鄉”,指的是城市裝修垃圾、工程垃圾等運送至胡家園街道亂堆亂倒。“由於是涉農街道,環境衛生基礎條件差,村居民的環保意識相對較淡,衛生常識瞭解少,再加上防不勝防的‘垃圾下鄉’,導致長期以來胡家園街道的環境衛生狀況相對較差。”王十月說。
爲大力提升市容環境,胡家園街想過很多解決辦法。過去,該街多采用集中式清整。“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集中清整後,環境煥然一新。隨着時間推移,各種垃圾又會漸漸堆積,衛生死角掃而不斷,再次影響百姓生活環境。
引入社會力量助力長效管理
一邊是處處堆積的垃圾,髒亂的環境,一邊是維護新區形象的要求,百姓對良好生活環境殷切的期盼,怎麼辦?胡家園街道積極探索,創新管理模式,分門別類,針對不同項目簽定了不同的長效管護協議,目前已初步顯現效果。
“在2014年,我們就開始探索新的管理模式,當時是將鄭田路等兩條道路的掃保工作進行外包,效果不錯,所以今年開始全面推廣。”王十月介紹道。
按照合同金額的不同,胡家園街道分別採取了公開招投標和議標的方式,與四家不同的勞務公司簽訂了協議。
“對於50萬元以下的項目,我們採取邀標、議標的方式,對於50萬元以上的項目,則採取公開招投標的方式。”如針對百姓關注的小廣告隨處張貼,影響城市形象的問題,胡家園街道通過議標方式,與一傢俱有資質的勞務公司達成協議,由公司對胡家園街道10條道路沿街的小廣告隨時進行清理。而對津塘公路沿線181個路口50米範圍內的垃圾清運,海興路、胡北路、於莊子路、小咀道、高房道五條路的掃保,則通過公開招投標進行。協議年限爲一年,各家公司需要按照協議內容進行小廣告清理、道路掃保等,如果在新區相關部門的檢查中該項內容被扣分,或者出現羣衆信訪的情況,則將對公司處以協議金額1‰-5‰的罰款,相應的,對於做得好的公司,將給予一定獎勵。
“根據掃保或管理的情況,公司會對其員工進行相應的獎懲,大大調動了掃保等人員的積極性。”胡家園街道副調研員呂永先說。
記者在於莊子路附近看到,這附近無論是電線杆子,還是小區圍牆,或者沿街樓體,都沒有一張小廣告,能看到的只是小廣告被清除後新粉刷的痕跡。一位小廣告發放人員手拿一疊小廣告從記者身邊經過,沒有選擇張貼,而是挨個走近沿街店鋪發放。“他們都已經知道張貼馬上就會被清除,所以選擇發放。”在這裏記者還看到,路面被清掃得非常乾淨,往日隨處丟棄的垃圾也消失不見。
隨着“大幹150天”活動的不斷深入和廣大羣衆積極參與,胡家園街道共清理重點點位2878個,清理垃圾近7萬噸。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對市容環境存在的頑疾問題得到逐步解決,在新區城市管理考覈中,胡家園街道的排名由曾經的最後一名逐步提升,老百姓的生活環境也越變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