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公衆停車”正式取代“聯華停車”,在津城大街小巷華麗登場。那麼,之前所說的新的崗亭、人員、工裝、標誌等是否到位?運營首日情況如何?還有哪些問題有待解決?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
認準LOGO防止忽悠
昨天,記者在市內六區多條道路上看到,原有的“聯華停車”崗亭已經全部更新爲帶有“公衆停車”字樣的臨時崗亭,紅色的字體和紅藍相間的LOGO(公衆公司司標)顯得十分醒目,崗亭的側面還貼上了“服務監督電話:96196”的提示,頗具人性化。與此同時,泊位管理人員也全都換上了嶄新的行頭——黃藍相間上衣、藍色長褲、藍色帽子,二維碼防僞工作證、臂章、工號等也全部佩戴到位,工裝上也標註了企業名稱及司標。
若不付費將被拉黑
據瞭解,目前已開始在公衆停車場推廣安裝地磁釘,按照計劃,未來所有的公衆停車場都將實現地磁感應,即每個車位都裝有地磁釘,車主停車入位後,地磁將自動記錄車輛駛入和駛離的時間,從而杜絕了人爲計時的操作。
將來,泊位管理人員將使用手持拍攝裝置爲每輛駛入的車輛拍照,一旦有車輛未付費就離開,那麼該車的車牌號將進入“黑名單”,下次再停車需補齊停車費,否則將無法停車。
“中式崗亭”呼之欲出
記者昨天在公交集團智能停車管理系統實訓基地看到,一大一小兩座樣式特別的崗亭擺放在場地中。這兩座褐色的崗亭都擁有又長又寬的屋檐,正面還有祥雲樣式的花紋,看上去古色古香,極具中式韻味。作爲備選方案之一,如被選中,將根據周邊的道路及市容環境來選擇適合的尺寸安放。
實地探訪
停車場1
天津灣附近
停車卡沒聽說
管理員依舊穿着聯華停車的衣服,但向記者展示了新發的制服,這裏停車不分早晚,全天6元/小時,收現金,管理員表示沒聽說過停車卡。
停車場2
天津灣附近
新制服沒收到
主要存放小區業主包月存車,管理人員依舊穿着聯華的制服,並表示沒有收到統一發放的新制服。
停車場3
天津灣附近
新亭子沒員工
收費亭已經更換了公衆停車的標識,但亭子裏沒有任何管理人員。
停車場4
南京路附近
能現金能刷卡
津匯對面營口道路邊停車場,6元/小時,管理人員已經換了新制服,可刷卡,也收現金。
記者調查
仍然收現金爲嘛?
市民王先生在解放北路與大同道交口的停車場遭遇了不愉快的停車經歷。“我停好車以後,一位大媽過來,跟我說‘交錢吧’,她沒穿正規的制服。我問她是不是可以刷卡,她說不能刷卡,只收現金,我又問她有發票嗎,她說沒有。我說你沒有發票沒有制服我不能給你停車費。她看我要走,就向遠處召喚一名40多歲的男子,這名男子戴着墨鏡,敞懷穿着一件藍色的制服。他讓我交錢,我問他有沒有工牌,爲什麼不能刷卡,他看我態度比較強硬,就離開了。”王先生說。之後,王先生撥打了96196的投訴電話,對於停車場爲什麼還在收現金這件事,投訴電話的客服表示“不清楚”。
下午4點多,記者再次來到這個停車場。停車場只有一名婦女看守,並對記者表示“下班了,不收錢了”。經與王先生確認,這名婦女就是之前向他收錢的那位大媽。該婦女表示,她不是停車場正規的工作人員,正規的工作人員已經下班了,她還告訴記者,她看到了公衆停車新發的服裝,但沒聽說不再收現金的規定,他們這個停車場只能收現金,刷不了卡,有發票。
市民質疑
換湯不換藥咋整?
記者在河西區綏江道上某小區門口的一處停車場看到,崗亭及泊位管理人員的工裝已全部更新到位,該停車場的一位管理人員告訴記者,雖然崗亭和服裝變了,但是其他方面目前還是沒有什麼變化,收費標準仍是白天2元/小時,交5元錢可以隨便停,而且仍然可以不用卡直接交現金。
該小區業主楊先生表示,自己的車包月停在小區門口的停車場,原本的收費標準是200元/月,但是和管理人員劃劃價150元就可以了,“我上一次的包月費交到了7月底,特意問了下管理人員,之前交的錢都有效,而且‘聯華’退出後也沒什麼變化,收費標準、優惠額度、付費方式還是一樣。”楊先生說。
記者調查發現,本市多處“公衆停車場”尤其是居民小區門口等一些規模較小的停車場都存在着這種現象,並未設置收費標準公示牌,價格上全由泊位管理人員說了算,優惠額度也完全可以商量着來,而且仍然可以收取現金。對此,一部分市民不禁質疑:此次聯華的退出以及公衆的登場會不會是“換湯不換藥”?
“公衆”迴應
刷員工卡付現也行
公衆停車公司黨委書記範濤表示:
-目前正處於企業轉換初期,智能化系統的上線、員工的培訓都需要一個運行階段。
-更重要的是需要市民的認可以及停車消費習慣的改變,這都要經歷一個過程。
-目前正在做運行試驗,將實行泊位管理人員手持POS機收費的過渡方案,先推出停車卡和銀行卡兼容的付費模式,方便停車人付費。
-範濤介紹,如果停車人不願購卡,泊位管理員的員工卡具有儲值支付功能,停車人只需將泊車費用交予泊位管理員,由泊位管理員刷他的員工卡,用卡內的備用金支付,即可實現人錢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