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作爲2015年南開區改善羣衆生活20件實事之一的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建設項目,自投入運營以來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據瞭解,這種建在社區裏的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可以實現老人就醫、就餐、購物、文化娛樂不出社區,讓不少老人愛上了這種“白天入托接受照顧、參與活動,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社區養老新模式。
“白天我到社區日間照料服務中心和老夥伴兒們聊聊天,做做康復鍛鍊,晚上孩子們下班了我就回家,這種在社區養老的方式特別適合我們這樣不想住養老院但又需要一定照顧的老人們。”家住南開區的諶彤雲老人告訴北方網新媒體記者。諶彤雲所居住的徑水裏小區旁邊的昔陽里社區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投入運營以來,吸引了不少老人蔘與。打牌、下棋、保健、聊天,不少老人在這裏一“泡”就是半天。

“我們這家日間照料服務中心是南開區作爲全市社區養老日間照料的試點之一,涵蓋了周圍8個自然片,包括徑水裏、寧強裏、正陽裏等多個社區,可以爲2400多名65歲以上的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南開區向陽路街昔陽里居委會書記謝忠實說。同時,他表示由於目前還在試點階段,中心共有8名固定享受日間照料的老人,有專職的服務人員可以陪同進行康復鍛鍊,同時還能提供按摩、修腳等保健服務。
“這些老人不僅僅需要生活上的照顧,他們更需要的是有人陪伴,我們平時都會主動跟老人聊聊天,說說家裏的事兒,孩子的事兒,他們的確很需要有人溝通交流。”葉挺秀是日間照料中心的服務人員,已經服務了多名老人。她感到許多老人們白天願意到中心來就是因爲這裏有人氣兒,可以和這裏的工作人員、其他老年人聊聊天,拉拉家常。“有的老人告訴我,白天孩子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光在家裏看電視也沒意思,這裏至少還能有人說說話。”葉挺秀說。
和諶彤雲一樣,家住學府街的李強也愛“泡”在社區裏。每週四上午,他和許多愛好京劇的“戲迷”們就會聚在西南一社區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二樓的梨園劇社裏,切磋技藝,交流經驗。“我們都是京劇愛好者,能有這樣好的環境讓我們娛樂休閒真的是太好了!”剛剛唱完一段《定軍山》選段的李強說。
據社區工作人員介紹,日間照料中心不僅有梨園劇社、書畫社等爲老年活動場所,還有國醫堂、便利店、社區食堂等,爲老年人提供多種服務。
中午11點半,昔陽里社區食堂開飯了,附近不少老年人前來就餐。“今天有宮保雞丁、醋溜土豆絲、燒豆腐,您來點兒什麼?”食堂工作人員一邊爲老人盛飯,一邊介紹當天的菜式。
“家門口就有社區食堂太方便了,有時候中午家裏就我們老兩口吃飯,我們就上這兒來,飯菜味道不錯,價格也不貴。”社區居民劉阿姨開心地說。
截至目前,南開區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的老年日間照料中心8家,均按照“4+4”模式開展,即具備呼叫服務、配餐送餐、家政服務、便利店等4項基本功能,同時按照“政府搭建平臺、專業化管理、市場化經營、志願者參與”的機制運營,重點對行動不便、空巢和失獨等老年人開展養老服務。
據南開區副區長朱峯介紹,目前南開區已經引進了32家服務企業參與居家養老服務。爲了有效地規範政府和企業的職責,南開區制定了17項社區養老和日間照料工作制度,並對參與社區爲老服務的企業制定了相應的監管辦法,建立退出機制,確保爲老服務高質量。(北方網新媒體記者段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