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教育是民生之基,作爲濱海新區2015十大民生工程之首,備受關注的教育項目計劃共投資16.1億元,41個新建、改擴建項目在年內“火力全開”,加速建設,讓新區的學生在家門口讀好學校,在家門口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
大盤點
41個教育項目“火力全開”加速建設
在濱海新區,一個個教育施工項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在各片功能區內,一批現代化的校園正在拔地而起——南開中學濱海生態城學校規模已現,明年便可交付;昆明路小學濱海學校在北塘開工。在自貿試驗區內,天津實驗中學濱海學校已經露出“真容”,本月即將交付;天津一中濱海學校主體完工;天津師範大學濱海附屬學校、天津耀華中學濱海學校等學校正在進行開工準備;于家堡國際學校正在進行方案設計。而在老城區,塘沽河北西路小學、水域未來城學校等校園都在進行施工前期準備或基礎施工。雲山道九年一貫制學校今年就將交付使用。
從教育部門獲悉,南開中學濱海生態城學校、天津實驗中學濱海學校、塘沽雲山道九年一貫制學校、中塘鎮中學、大港港西新城小學等校園計劃年內完成建設,天津師範大學濱海第一附屬小學等學校將在今年首次迎來一年級新生。與此同時,開工新建河北西路小學、首創小學、水域未來城學校等11個學校項目。在實施現代化達標建設項目中,將完成塘沽紫雲中學、塘沽十三中等4所高中校基礎設施提升改造,加快建設塘沽一中藝體館、圖書館等改擴建項目。完成塘沽一中心小學、漢沽體育場小學、大港實驗小學等63所義務教育學校基礎設施提升改造任務。
部分教育民生項目一覽
項目 位置 規模
實驗中學濱海學校 黃港欣嘉園 60個教學班
南開中學濱海生態城學校 中新生態城 60個教學班
第一中學濱海學校 空港經濟區 60個教學班
塘沽雲山道九年一貫制學校 塘沽雲山道與廈門路交口 48個教學班
昆明路小學濱海學校 北塘千島湖與隨州道交口 24個教學班
天津師範大學濱海附屬學校 中心商務區西沽還遷區 48個教學班
于家堡國際學校 大連東道與旭升路交口 48個教學班
耀華中學濱海學校 中心商務區 48個教學班
看亮點
天津一中濱海學校
面積超大設施俱全
佔地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足有14個足球場大;擁有60個教學班,可容納3000學生;報告廳、宿舍、游泳館一應俱全……天津第一中學濱海學校是一所“大學範兒”的中學。
天津一中濱海學校位於濱海新區空港經濟區環河北路和東八道交口。剛剛進入工地,一個跨度24米、高度17米的大門便吸引了眼球。工程監理方、開發區建設工程監理公司總監代表陳江介紹說,這樣宏偉高大的“大門”就連大學都很少見。學校整個校區計劃在明年4月底交付。學校共設置60個教學班,其中初中設置18個班,高中設置42個班。
天津一中濱海學校佔地超過10萬平方米,擁有最齊全、現代的教學設施。這裏不僅心理諮詢室、化學實驗室、美術教室、書法教室等常規功能教室一應俱全,還建設有可容納500人的報告廳。此外,食堂共設1784個師生就餐座位。3層樓的體育館在室內籃球場等“標配”的基礎上,又設置了游泳館、室內羽毛球場、乒乓球室、形體教室。學校還配備了328套學生宿舍和4套無障礙宿舍,每屋可容納4人住宿,除了獨立衛生間,還預留了空調。
值得一提的是,該校教學樓和宿舍樓頂都配置了太陽能設施,學生們冬天在室內洗手,也不會感覺涼水冰手。
南開中學生態城學校
復原老校經典建築
將老校伯苓樓、範孫樓、中樓“搬進”全新的校區……目前傳承了百年名校風格的南開中學濱海生態城學校外觀已經整體呈現,進入到內部裝修階段,預計年內竣工。
來到南開中學濱海生態城學校大門口,迎面便是一組充滿歷史感的建築羣,正對門口的一棟便是“中樓”,將南開大學老校的“中樓”進行了復原,同時被複原的還有範孫樓、伯苓樓。穿過這組百年經典便是時尚的紅色建築羣,分爲教學區和生活區、活動區。學校地上總建築面積達到16.32萬平方米,包括教學樓4幢,實驗樓2幢,辦公樓、科技中心、藝術中心、圖書館、報告廳等。生活區則包括學生宿舍樓、教工宿舍樓、食堂等。活動區設有體育館、網球館、400米跑道運動場、籃球場、排球場等。
南開中學濱海生態城學校將建設成爲一座綠色、生態、環保、節能,功能完備、設施一流、滿足全寄宿制要求,全方位體現天津市南開中學悠久辦學歷史和現代辦學理念的一流學校。目前工程已經進入到內部裝修階段,預計年內竣工。投用後將設置60個教學班,包括36個高中班、24個初中班以及300人的國際部,學生規模將達到3000人。
析價值
引進市區名校提升新區教育
濱海新區教育體育委員會負責人表示,在緩解新興區域就學壓力和引入優質教育資源兩方面工作上,新區採取了“同步進行”的模式。爲此新區政府與本市名校合作,將市區名校引進來辦新區直屬校,天津一中濱海學校就是其中之一,不僅讓學生享受到一流的硬件配套設施,同時也能享受到天津一中名校的“軟件配套”。新區通過引入市區優質教育資源,除了將進一步縮小城鄉、區域、校際間教育差距外,還能爲在新區就業創業的居民,解決他們最關心的子女教育及教育質量的問題。最終使得人才不僅願意在新區發展,同時安家在新區,紮根在新區。
談感受
希望我的孩子上我建的學校
對於天津一中濱海學校,陳江說:“這是我監理的第一所學校,一所十分‘高大上’的校園。我最感嘆的就是,這所學校配套很全,環境太好了。多媒體教室是我上學時沒有體驗過的,游泳館更是想都不敢想,更不用說專業的報告廳,但這一切在這所學校裏都成爲現實,真有一種想要當學生的衝動。”
作爲建築人,每當看到樓層一點一點起來後,陳江心裏總有一種激動和自豪,“雖然我當不了學生了,但是我的孩子總要上學,希望他將來能夠考到這所爸爸蓋的學校,這樣我就可以帶着他逛校園,就連管道里面有幾根管子我都可以自豪地告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