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一些小區物業費收繳成難題,然而在本市最大的保障房片區,北辰區淮河道保障房示範區的居民們卻主動繳納物業費,去年收繳率由60%提高到90%以上。這麼高的收繳率有啥“祕訣”?“這得益於我們軟硬件多管齊下,實現服務品質提升,做好每一件小事,讓居民的心暖起來。”小區物業負責人說。昨天,記者來到北辰區淮河道保障房示範區之一的淮盛園小區一探究竟。
記者駕車來到該小區大門,就被門崗保安攔下,要求登記個人證件,仔細檢查後方讓記者進入。“小區安全問題,是居民首要關心的。”淮盛園物業服務中心主任邊玉力告訴記者。小區設立門崗、外圍圍牆、單元電子門三道防線,三者相輔相成構築起小區的安全網絡。尤其在單元電子門這道防線上,小區實行智能IC卡梯控系統,通過對電梯卡的使用時間和到達樓層進行授權,業主需刷卡才能進出自家樓門,這樣來歷不明的外來人員就被“拒之門外”了。
王金利是淮盛園小區的保安主管,在監控室裏他打開監控視頻向記者介紹,前不久一名男子尾隨老年住戶混入15號樓2門一層樓道貼小廣告,很快被監控室值班員發現異樣,第一時間通知巡邏保安,這名男子還沒貼上幾張就被發現了。“當時他僥倖過了門禁防線,沒想到在別的防線上栽了,我們引進現代技防科技手段,實現了精細化管理,增強了居民安全感。”王金利說。
除了提高技防科技含量、完善小區硬件設施外,實施服務品質的管理創新,成爲淮盛園保障房小區的另一特色。物業公司、社區居委會、居民三方聯動,團結合作,使以往難以溝通的各利益方“擰成一股繩”。上個月,居民王奶奶向居委會求助,反映25層的一處消防通道被“侵佔”,各種雜物堆滿樓道,居民上下樓只能繞行,存在消防安全隱患。淮盛園居委會主任穆燕軍迅速聯繫物業公司負責人,共同上門面對面給居民做工作。“三方坐在一起,沒有劍拔弩張,而是研究具體問題的解決辦法,這樣心中‘疙瘩’解開了,小區鄰里關係更和諧了。”王奶奶說。
27號樓1門的龐潤田對小區的貼心服務深有體會。前些天,他親戚結婚,擔心親朋好友太多進出電梯不方便,沒想到物業實施梯控系統“升級版”,爲出入的親戚開通綠色通道,同時加強巡邏,提高安全度。“原以爲物業管理死板,沒想到很人性化,服務落實到居民需求細節上,我們當然樂於主動繳納物業費!”龐潤田說。
截至目前,像北辰區淮河道保障房示範區這樣,本市15個保障房小區700餘部電梯成功推行了梯控運行系統,居民的居住滿意度和安全感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