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 錯位經營促進增收
今年寧河縣計劃按照“產業特色明、科技水平高、經濟效益好、運行機制活”的總體要求,加快推進現代都市型農業發展,積極開展萬畝農業園區規劃建設。寧河縣農村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嶽林青介紹,今年1-6月,寧河順利完成了嶽龍鎮、苗莊鎮、潘莊鎮和俵口鄉4個萬畝園區的規劃編制工作,並啓動建設。“每一個萬畝園區都有自己的特色,錯位發展。嶽龍鎮採取美麗鄉村帶動模式,以小閆村大棚葡萄種植爲典型,輻射帶動周邊村隊,發展設施農業和林下經濟;苗莊鎮採取資源帶動模式,依託貴達度假村、百利種苗基地、天祥熱帶魚觀光園,引進中糧集團建設種業基地和生態農場,逐步形成集生態旅遊休閒、健康水產養殖和蔬菜種苗生產於一體的產業基地;潘莊鎮採取優勢園區帶動模式,以齊心食用菌基地爲核心,抓好菌種研發生產、設施蔬菜生產和熱帶植物觀光,今年上半年,園區又擴大了500畝的食用菌種植面積;俵口鄉結合七裏海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採取現代農業與生態旅遊融合發展模式,建設集航天農業種植、生態旅遊觀光於一體的高新農業示範基地,今年前4個月,園區在一期建設的基礎上還擴大了5000畝花卉苗木的種植。”嶽林青說。

準確定位園區功能,突出特色,寧河在產業層次上實現了質的提升;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創新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寧河也真正把萬畝農業園區建成了農業科技的示範園區、積極創新的試驗區、涉農項目的集聚區、農民增收的帶動區。今年上半年,寧河縣實現農業增加值6.96億元,同比增長25.4%;固定資產投資12.34億元,同比增長31.84%;農民人均現金收入5313元,增長11.9%。嶽林青向北方網新媒體記者介紹,下半年,寧河還將推動七裏海、造甲、廉莊、寧河、東棘坨、板橋、豐臺7個鄉鎮儘快實施萬畝農業園區規劃建設。(北方網新媒體記者霍豔華 見習記者李玓)
記者手記:在寧河採訪時,有這樣一組耀眼的數據擺在記者面前,2014年寧河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00億元,同比增長22.6%,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90元,同比增長12%。而寧河人卻把這樣的成績看成是新的挑戰,好的成績不能成爲今後經濟增速回落、工作滑坡的“擋箭牌”。今年,寧河有着更大的目標:投資超過20億元改善民計民生,實施20項民心工程,增設城鄉公交線路8條;新增就業85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建設唐廊高速、薊汕聯絡線兩條高速公路,讓境內高速公路增加到8條,從以往交通最不便捷的郊縣,一躍成爲人均高速公里數全市最高、交通最便捷的地區之一。雄心勃勃,蓄勢待發,雖然寧河縣的經濟總量與發達地區相比還有比較大的差距,但是,相信通過寧河的奮起直追、奮力拼搏,就能實現跨越趕超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