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備受關注的智慧城市建設有了“頂層設計”方案。昨日從市工信委獲悉,《天津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行動計劃(2015—2017年)》指出,到2017年,本市將全面提升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應用,公共服務、城市管理、智慧經濟、信息安全四個體系取得明顯成效,基本構建起“智慧天津”的總體框架。在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公共服務領域,《行動計劃》指出,將建設面向全市市民的智慧化服務平臺,促進智慧生活應用全民共享。
智慧天津什麼樣
智慧醫療
實現預約掛號雙向轉診等
推進全員人口信息、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三個數據庫融合,建立人口健康雲平臺,統籌公共衛生、計劃生育、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管理、綜合管理六類業務應用系統,促進各級醫療機構信息互通互聯,實現預約掛號、雙向轉診、分級診療、遠程會診等服務功能。
智慧社保
醫衛社服等領域一卡多用
加快推進市民卡“一卡通”建設,在整合現有社保卡、居民健康卡、城市一卡通基礎上,集成金融IC卡功能,在醫療衛生、社區服務、民政補貼等領域推進一卡多用。按照同人同城同庫和數據向上集中、服務向下延伸的要求,搭建集中統一的人力社保數據中心和數據庫,實現業務信息共享和協同聯動。
智慧教育
全市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整合教育信息化資源,構建教育資源共享服務應用系統,實現全市範圍內的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啓動建設基礎教育信息化“三通兩平臺”,即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全面提升本市基礎教育信息化整體水平。
智慧旅遊
建設信息服務運行監管平臺
運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構建覆蓋交通、遊覽、酒店和購物的旅遊行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旅遊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數據中心和旅遊行業運行監管平臺,完善動態監控、統計分析、預警提示、信息發佈及誠信評價功能。通過遊客體驗、智能導遊、智能景區、電子商務等應用,促進旅遊行業運行服務智能化全面提升。
智慧氣象
提供個性化互動式氣象服務
拓展氣象信息發佈渠道,爲不同人羣提供個性化、互動式氣象服務和生活引導。完善城市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建立集多種發佈手段於一體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一鍵式”發佈系統,擴大氣象災害預報預警和生活氣象信息的覆蓋面。
智慧社區
推智能家居社區醫療等應用
依託社區管理系統和社區綜合數據庫,結合地理信息系統(GIS),建設完善社區管理和服務綜合信息系統,進一步完善社區服務功能,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加快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推廣智能家居、社區醫療、物業管理、家政護理等多領域應用,規劃建設以智能郵件快遞箱爲主的終端自提網絡。
智慧城區
打造智能化運營管理平臺
參照智慧城市試點建設要求,啓動開展天津市智慧城區試點建設。支持濱海新區、中心城區、中新生態城及各功能區等有條件的地區,在基礎設施改造、城區管理等領域深化智慧應用,打造智能化運營管理平臺,開展試點示範。
智慧鄉村
通過網絡等提供信息服務
組織實施農村信息服務提升工程,構建以涉農信息服務資源平臺爲支撐、“12316”熱線爲門戶、農村信息站爲依託、農村信息員爲窗口的農村信息服務體系,通過互聯網、手機、電視、信息屏、觸摸屏等多種方式,爲“三農”提供綜合信息服務。
寬帶天津
後年4G網絡實現全境覆蓋
實施“寬帶天津”工程,在重點公共區域新建10萬個無線訪問接入點(AP),向市民免費提供以“i—Tianjin”爲標識的無線局域網服務。到2017年,光纖網絡覆蓋全市所有用戶,所有家庭用戶及商務用戶均具備20兆比特每秒(Mbps)以上的寬帶接入能力;4G網絡實現全境覆蓋。
智能交通
推進京津冀公交“一卡通”
打造“互聯網+城市交通”,推進北斗車聯網試點建設,開展智能泊車、公共交通行駛信息引導試點應用,推進京津冀全區域的公交“一卡通”,打造“掌上公交”,提供公交線路信息、換乘方案、到站時間查詢等便捷服務。逐步實現道路交通運行狀態實時監測、交通運行高效管理、應急指揮協調聯動、交通出行全方位服務。
探祕津城首個智慧社區
安全簽到、點餐購物、便民繳費、預約掛號
手握遙控器生活全搞定
智慧城市將會怎樣改變市民生活?記者在本市首個智慧社區——南開區昔陽裏看到,居民只需爲家中電視安裝專用機頂盒,就能享受28項居家服務。打開電視,進入界面,就可以看到安全簽到、點餐系統、便民繳費、社區超市、電視掛號等鏈接。居民可以通過電視遙控器點餐,一到飯點兒服務人員就把熱菜熱飯送到家裏;打個電話,便利店店員就會送貨上門;獨居老人每天通過電視簽到,如未按時簽到,社區工作人員就會打電話提醒、通知老人子女或上門查看,以免發生意外……目前,智能服務實現了社區全覆蓋,3600戶居民可享受“智慧社區”帶來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