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招商引資不僅是提升區域經濟實力的重要手段,其引進的項目不少也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昨日,剛剛成立半年多的新區投資促進中心舉行其首場新聞發佈會,交出了其上半年成績單。
投促中心常務副主任紀澤民在發佈會上表示,中心上半年招商工作可以用“良好”來概括——推動項目註冊556個,僅用半年時間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不僅僅是數量上,項目“含金量”也頗爲搶眼。在已完成註冊的項目中,2億元人民幣以上項目12個,1億~2億元人民幣項目30個,5000萬~1億元人民幣項目41個。4個外資項目,註冊金額達到3.7億美元。儘管剛剛成立半年多,但投促中心起步不凡。
去年12月22日,爲解決好新區層面上此前沒有統一招商隊伍的問題,作爲“大項目好項目攻堅年”的重要抓手,新區成立了投資促進中心。該中心下設9個局,其中6個投資促進局,負責具體的招商業務開展,按照招商領域不同劃分;另外設有政策研究局、後勤服務局和綜合局3個綜合部門。新區負責人曾引用“時來天地皆同力”的詩句表達了對該中心成立恰逢五大戰略疊加機遇聚焦濱海的欣喜。
從新區層面協調各方招商
記者瞭解到,在過去,新區各功能區是對外招商的“主力軍”,各功能區的招商引資額佔整個新區招商引資額的絕對優勢,但也存在着各自爲戰、較爲分散、新區整體形象不突出等弊病。另一方面,新區的18個街鎮致力於發展爲經濟“小老虎”,亟須項目支撐,但困於渠道狹窄和招商團隊所限,在項目引進方面表現乏力。新區投資促進中心的成立,就是要破解這一系列難題,起到新區層面的協調作用、統領作用,“不僅是項目的收集中心、推動中心,也是項目的協調解決中心”。“利用新區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首先吸引項目過來,再解決在哪落地的問題。”紀澤民談道。上半年,投促中心爲各街鎮推薦落地項目102個,佔註冊項目的近20%,爲街鎮經濟發展提供了項目助推。
落戶自貿試驗區項目佔比七成以上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投促中心爲總部設在北京的88家央企每家都制定了一套落戶方案,一家一家登門拜訪,吸引其在津落戶;同時在北京設立招商協調機構,駐京招商,目前已初顯成效。在助力自貿試驗區建設方面,已經完成註冊的項目中,推薦至自貿區三個片區的項目共391個,佔註冊項目總數的70%以上。其中推薦至保稅區的項目62個,推薦至東疆保稅港區的項目48個,推薦至中心商務區的項目281個。
商貿類項目引進突出
在貼近民生的項目方面,今年上半年商貿類項目引進突出,且大多涉及市民消費。據紀澤民介紹,冷鏈物流項目非常看重濱海的區位優勢,很多臺灣冷鏈物流企業正與中心進行洽談,未來,新區有望成爲進口生鮮凍品的重要集散地。
在新聞發佈會上,濱海新區投資促進網和“濱海投資促進”公衆服務號正式上線,將致力於打造讓投資者瞭解濱海新區的投資環境和招商政策等信息的官方門戶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