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視頻:“燦鴻”導致山體塌方浙江一隧道被堵交通中斷來源:中國新聞網
颱風“燦鴻”襲來,寧波市鄞州區道路被水淹沒鄞宣攝
寧波市鄞州區受淹的農田鄞宣攝
中新網寧波7月11日電(記者李婷婷徐小勇)7月11日,今年第9號颱風“燦鴻”攜狂風暴雨而來,登陸浙江舟山。爲了更迅速、全面瞭解災情,各地均創新推出“互聯網+”模式抗臺。
11日,浙江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周國輝通過微信“創新社區”,不時部署任務,應對各地各類災情;科技廳農村處(科特派辦公室)則通過電話和QQ羣等形式,時刻與32個省特派員派出單位、19個法人特派員和120個團隊特派員保持聯繫,指導抗臺工作。
同時,颱風來臨前,浙江省農科院、中國林科院亞林所等單位11個團隊和個人特派員分別在駐守地佈置抗臺準備工作;浙江大學、浙江農林大、省林科院等8家單位詳細制定了抗災減災工作計劃,並以電話、微信等形式指導抗災。
將座標拉伸,在寧波市北侖區白峯鎮,爲了讓鎮防指辦成員實時掌握村、社區、企業一線防颱防汛動態,白峯鎮創新推出“互聯網+微信”模式,在會議室的大屏幕上實時播報防颱情況,滾動着來自聯村幹部、村幹部發來的現場資訊,比如“白峯村西大河水位正常”、“東港社區危舊房居民轉移”、“大嶺下書記村長帶隊清理疏通、加固、防護排水溝渠”等,還配上了現場的圖片,生動形象,讓防指辦成員一目瞭然。
而在相鄰的鄞州區,則啓動了剛建成不久的視頻資源中心,該平臺將水利部門專用的140個監控探頭與公安、交警、城管、交通已有的監控資源整合後,總量達到3600餘個,確保區三防指揮部工作人員能夠第一時間通過視頻監控掌握災情並指導救援。
鄞州區智慧辦副主任馮豪向記者介紹,該平臺統一視頻資源平臺搭建在鄞州區公安分局,涵蓋了公安、交警、城管、水利、交通等多個“頻道”,本着“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的原則,各個職能部門都可共享這一平臺資源,實現全區範圍內監控視頻的統一調閱。
面臨此次颱風“燦鴻”危害,鄞州區領導坐鎮位於區水利局的防汛指揮中心大屏幕前,實時查看公安、水利、城管、交通、交警等各個職能部門採集的不同區域的視頻圖像,避免了以往需要直接調動人員前往各地查看險情的尷尬,極大提升了抗臺效率。
“坐在指揮室中,只要兩分鐘,就能對各地水位、是否下雨、閘門是否放水等情況一目瞭然,這在以前絕對是不可能的。”鄞州區水利局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有了3600多個監控探頭,就等於有了“抗臺利器”,可以更加直觀掌握情況和判斷險情,無需再等前方人員反饋情況,而是後臺提前指導救援,減少損失。
“利用互聯網精準發力、迅速行動,鄞州視頻資源中心建成投運後禁住了首次抗臺實戰檢驗。”馮豪如是說道。(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