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這兩年,薊縣東施古鎮保健莊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如此,村民們增收致富的幹勁兒也特別足,這一切都得益於村幹部與村民同心協力,走上和諧發展的幸福路。
近日,走進東施古鎮保健莊村,街道乾淨整潔,房屋整齊劃一,家家戶戶房前屋後開滿了各種鮮花,村莊中心街道的牆體兩側懸掛着圖文並茂的“二十四孝”宣傳板,幾棵大榕樹下的石凳上坐滿了乘涼的老人。說起以前的村莊面貌,村民王建軍說:“來個人車都進不去,都是泥,這地方的泥又粘腳。”
東施古鎮保健莊村是庫區遷建村,全村一百三十八戶,過去村民以種養殖業和外出務工爲主要經濟來源,年人均純收入一萬元。不僅收入低,而且村莊環境髒、亂、差。2013年,新上任的村“兩委”班子經過多方協調籌措資金四百多萬元,先後對村裏的道路實施了硬化,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栽植了綠化苗木,把垃圾坑塘變成荷花池,還修建了環村公路。看着村幹部一心一意爲村裏發展幹實事兒,村民們也發揚舍小家,爲大家的奉獻精神,積極主動配合村幹部工作。
據瞭解,在整修街道過程中,要拆除二十八戶村民建在街邊的廁所,於是,村幹部挨家挨戶做工作。村民王淑文家的廁所剛剛建成不久,爲不影響村莊建設,她不僅主動拆除了廁所,而且沒跟村委會索要一分錢補償。王淑文說:“一開始有點不樂意,人家外面修挺好的,不好看,影響美觀。我們花好幾千塊錢呢這小廁所。他一說修道,說不好看,拆!幹部爲大夥着想,修這樣,咱們不支持還中。”
經過一年的緊張施工,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村民王建軍說:“你看我們村裏治理的首先是道路硬化、路燈亮化、環境美化,多好了,我們村莊老百姓都樂壞了。”村民王文芹說:“我們也歡喜,走道光光溜溜多好啊,有時候跳舞也挺好的。”
提升改造了村莊環境後,村“兩委”班子開始琢磨如何讓村民增收致富的步伐邁得更大一些。今年四月份,在縣鄉兩級政府的幫扶下,村裏流轉了一百四十畝地,引進試種了經濟效益高的保健蔬菜——黃秋葵。眼下,黃秋葵喜獲豐收,預計每畝地實現銷售收入一萬五千塊錢。
這幾年,村“兩委”班子通過倡導“孝道文化”,開展評比美麗家園明星戶、優秀共產黨員等一系列活動,在村裏營造了和諧文明的良好氛圍,幾年來,村裏沒有發生一起越級上訪事件。
東施古鎮保健莊村村黨支部書記王伯說:“我們村發展黨員帶動戶、村民代表帶動戶、村幹部帶動戶,還有美麗家園帶動戶,都有牌子,是家庭乾淨的,和諧的,都給人家訂上牌,我們村現在得有八十多戶,現在有的戶爭,我們還不夠掛牌子的標準呢?”
村民王淑文說:“鄰里之間、婆媳之間我感覺我們村都挺好的,跟幹部領導的有關係,啥都是跟着學。”
下一步,村莊將按照“孝道文化”的發展定位,大力發展農旅結合的平原旅遊專業村,讓村民在和諧文明的鄉風裏,實實在在地享受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