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7月16日,日本國會眾議院召開全體大會,執政的自民、公明兩黨憑借多數議席優勢強行通過旨在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新安保法案。民主、維新、日共、社民和生活等在野黨抵制法案表決,對執政黨強行表決進行了嚴厲譴責。當日下午,國務委員楊潔篪在與訪華的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長谷內正太郎舉行中日高級別政治對話時,就此表明我嚴重關切和嚴正立場。鄭重敦促日方切實汲取歷史教訓,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尊重亞洲鄰國的重大安全關切,不要做不利於地區和平穩定的事。
在野黨退場拒絕參加表決
日眾院強行通過安保法案
16日,眾議院表決前,主要在野黨民主黨、維新黨、日本共產黨黨首分別陳述了反對安保法案的意見。民主黨代表岡田克也發言說,安保法案違反憲法,安倍首相強推安保法案可謂『罪惡深重』。維新黨代表松野賴久指出,戰後70年日本一貫走和平國家路線,現在日本的和平道路面臨根本性轉折,安保法案最大的問題是允許行使憲法禁止的集體自衛權。日本共產黨委員長志位和夫批評說,安倍內閣提出的安保法案是『戰爭法案』,破壞了憲法第九條與和平主義,是日本自二戰結束以來『最糟糕』的違憲立法。
眾議院議長大島理森宣布表決安保法案前,民主黨、維新黨、日本共產黨等主要在野黨陸續退場,拒絕參加表決。最終,執政的自民黨和公明黨憑借眾議院多數議席,表決通過了安保相關法案。
利用『60天規則』給法案上保險
預計在參議院也能獲得通過
日本眾議院表決通過後,安保法案將呈交參議院審議。由於自民黨和公明黨執政聯盟在參議院同樣佔據半數以上議席,預計該法案也能獲得通過。
但鑒於反對黨的抵制,以及參議院明年將迎來改選,安倍政權為避免安保法案萬一在參議院審議受阻,還利用國會表決『60天規則』給法案成立加上了保險。根據規則,如果安保法案呈交參議院審議60天內未能表決,將被打回眾議院二次表決,佔據眾議院三分之二議席的執政聯盟即能在二次表決中最終通過法案。這樣,安保法案最晚也能在9月27日國會閉幕前成立通過。
一些分析師說,安倍不顧民眾和在野黨反對,強推安保法案,可能步其外祖父、前首相岸信介的後塵。
岸信介是二戰日本甲級戰犯之一,短暫入獄後重返政壇,1957年當上首相,因為強行推動修訂日美安保條約,在國內引發怒火,於1960年7月15日辭職。不過,當時新日美安保條約已經生效。
另一些分析師認為,由於黨內外反對力量太弱,盡管安倍內閣的民意支持率將受到打擊,但他很可能渡過難關,並在9月自民黨黨首選舉中贏得又一個3年任期。
日本二戰後前所未有之舉
中方表明嚴重關切和嚴正立場
16日下午,國務委員楊潔篪在與訪華的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長谷內正太郎舉行中日高級別政治對話時,就此表明我嚴重關切和嚴正立場。楊潔篪說,由於歷史原因,日本軍事安全動向一向受到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日本眾議院表決通過新安保法案,是二戰後日本在軍事安全領域采取的前所未有的舉動。在國際社會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圖共贏的時代背景下,日方加緊強化軍事力量,大幅調整軍事安全政策,不符合當今時代潮流和世界大勢,不能不讓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疑慮和質疑日本是否要放棄專守防衛政策。
楊潔篪強調,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在世界人民銘記歷史、企盼和平的時刻,我們鄭重敦促日方切實汲取歷史教訓,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尊重亞洲鄰國的重大安全關切,不要做不利於地區和平穩定的事。
同日,外交部發言人也就日本眾議院通過新安保法案闡明中方嚴正立場。
□觀察
新安保法案凸顯安倍三大野心
今年5月15日,安倍政府將安保法『打包』提交國會眾議院審議,其核心是解禁集體自衛權後擴大日本自衛隊在海外的軍事活動,這是二戰結束以來日本安保政策的最重大轉折,意味著日本徹底拋棄和平憲法和『專守防衛』國策。令安倍政權沮喪的是,安保法案在審議中暴露出很多問題,在民眾中引發強烈的反對聲音。安倍政府去年7月1日通過的解禁集體自衛權內閣決議本身涉嫌違憲,因此,基於這份內閣決議制定的安保法案同樣擺脫不了違憲之嫌。既然安保法案存在違憲的致命法理缺陷,又遭主流民意反對,安倍政權為何一意孤行?
1.修改禁止動武的憲法第9條
安倍最大的政治野心是修改現行憲法,特別是修改禁止日本行使武力的憲法第9條。但安倍上臺後表現出來的復古國粹主義和歷史修正主義傾向,使得大多數民眾對安倍自民黨主導的修憲懷有強烈戒心。盡管安倍政權通過了《國民投票法》修正案,設計好了修憲公投的法律程序,但修改憲法第9條的民意基礎遠未成熟。去年7月,安倍政府通過內閣決議,以修改憲法解釋的手法解禁集體自衛權。在安保法案具體化這一內閣決議後,安倍實質上繞過修憲程序顛覆了憲法第9條。
2.重新打造能投入戰爭的日本
安倍的第二個野心是重新打造能夠投入戰爭的日本。他打著『積極和平主義』旗號在國際上推行『實力政治』和『實力外交』,而擴大自衛隊的海外軍事活動自由度成為其心目中展示日本『實力』不可缺少的一環。
3.試圖對等化日美同盟關系
與前面兩大政治野心互為依托,安倍的第三個野心是試圖『對等化』日美同盟關系。安倍早在2004年擔任自民黨乾事長期間就曾公開對日美同盟『不對等』表示不滿,稱日本年輕人也應該有為美國流血的覺悟,即打造日美『血的同盟』。為此,日本就需要解禁集體自衛權,以便在海外與美軍並肩作戰。
今年4月,日美政府通過以擴大自衛隊作用為主旨的日美防衛合作新指針。隨後,安倍在美國國會演講時承諾,相關安保法案將在今夏通過。日本軍事評論員前田哲男指出,從這兩年多來安保法案與日美防衛合作指針修訂同步推進的節奏看,二者隱藏『危險關系』。安保法案實際上是為具體執行日美防衛合作指針這一『戰爭手冊』提供法律依據。
□背景
新安保法案實為『戰爭立法』
安倍政府2014年7月通過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內閣決議,突破了日本戰後長期奉行的『專守防衛』路線,為日本自衛隊海外派兵解除了憲法束縛。為確保集體自衛權的合法行使,安倍政權開始致力於相關安保法制的修改。
今年4月,安倍訪美期間,美國和日本聯合發布新版日美防衛合作指針,允許日本武裝力量在全球扮演更具進攻性的角色。
安保法案共包括1個新立法和10個修正法。新立法是《國際和平支援法案》,其實質是『海外派兵永久法』。根據這一法案,日本可隨時根據需要向海外派兵並向其他國家軍隊提供支援。在此之前,日本派兵需事先在國會通過有一定時效的『特別法』。
10個修正法則統一打包並冠名《和平安全法制整備法案》,包括《武力攻擊事態法修正案》《重要影響事態法案》《自衛隊法修正案》《PKO協力法修正案》《船舶檢查法修正案》《美軍等行動通暢化法案》《海上運輸規制法修正案》《俘虜對待法修正案》《特定公共設施利用法修正案》和《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設置法修正案》。
從內容看,安保法案實為『戰爭立法』,其背後是安倍政權重塑軍事大國的野心。法案一旦獲得通過,意味著安倍政府解禁集體自衛權、修訂日美防衛合作指針等重大安保政策調整得到法律的保障,也宣告日本戰後長期堅持的『專守防衛』國策遭徹底顛覆。這是二戰結束以來日本安保政策的最重大轉折。
安保法案的要害是擴大日本自衛隊在海外的軍事活動。法案突破了現行《周邊事態法》中對自衛隊後方支援行動的地理限制,除將向美軍等外軍提供軍事支援的范圍擴大至全球外,還能參與未經聯合國授權的海外軍事活動。